这还不算完,在当天的报纸中还提出“陈公已拒少傅之赏,或可封王以酬功”。
毫无疑问,当天下午,这三家私报就被御史台关停。
但报纸已然发售出去,御史台似乎也没有追索收回的想法,就这么任由其传播。
癸亥,天子再次发旨,要册尚书令陈佑为王!
陈佑依然推辞。
消息传出之后,杨子任遽然发声,奏称“首相无功无过,天子无故加赏,乱之始也”。
其中特别提到这次亳州叛乱联系上天子加赏会让人产生什么样的联想,最后直言“敢言加赏者斩”!
但是没人把他的话当回事。
上到天子,下到百官,都有不同的心思。
杨子任公开奏章后,有官员开始弹劾陈佑借民乱威逼天子,另一些官员则继续鼓噪封王事。
甲子,京中仍然存货的私报,八成都在议论封王事,这其中又有七八成支持陈佑封王。
也就是这天,亳州传来消息,贼军在谯县被击退。
消息传来,御史大夫汪弘洋奏请尚书令兼中书令陈公封王。
乙丑,韩向阳、吕端、陈省华等奏请封王。
参知政事宁强上书驳斥封王议,顿时一大波官员把宁强奉为旗帜,拼命弹劾陈佑及陈系官员。
“他怎么敢。”同明殿里,赵德昭坐立不安,喃喃自语。
石熙载坐在殿侧,垂首不语,假装什么都没听到。
今天刘松鹤进京,马上就要陛见,石熙载被赵德昭特意找过来旁听。
在等待的时候,自然提到当前朝局。
便是石熙载,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局面有些超出控制。
他没想到,陈系官员竟然不顾当前的敏感形势,想要真的推动陈佑封王。
“凝绩。”
听到赵德昭的呼唤,石熙载不能再装死,心底暗自叹息一声,脸上的表情却是坚定无比:“彼等不过是利令智昏耳,官家不必忧虑,闹得越大,天下人看得越清楚。”
“嗯。凝绩所言有理。”赵德昭轻轻点头,神情稍微变得轻松。
过不多时,宦官通秉刘松鹤到了。
见礼坐下之后,赵德昭没有像往常一样问施政之地的民情,开口就是当前朝局:“刘卿入朝,如何行事?”
刘松鹤扭头看了一眼石熙载,随后道:“回禀官家,臣入朝,所为者乃整肃朝纲。”
石熙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