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至于孟州司马之职,政事堂拿出一个合适的人选来。”
“喏。”
此事结束,郑志康正要提出自己的制置使提名人选,却听赵鸿运道:“行了,此事先放在这,待制置使司分好之后再议人事。”
皇帝开口了,郑志康也只好咽下没说出的话语。
见挑选将领的事情告一段落,江夏青立刻就道:“官家,不知秦王作何处置?”
赵鸿运眉头一皱。
朱庆尧也连忙开口:“臣以为蜀地未靖,秦王正可坐镇蜀地,以免反复。”
“荆南马长山、蜀地李继勋,皆可为一方主帅。”江夏青立刻反驳,“兼之蜀地四分,各有制置,何必遣一亲王坐守?”
朱庆尧自然不肯想让,两人你来我往争得好不热闹。
好一会儿,赵鸿运终于开口了:“此事待收复汉中再议。”
这就意味着他尚无把秦王调回京中的想法,对此结果,一人喜一人忧,只是两人皆拱手应下,闭口不言。
谈完了人事,又交流了一些政务上的意见。
比如即将入夏,河水流经的州县防洪措施是不是可以开始了,要不要加派人手去巡视监督;某地匪患,要调哪些部队前去剿匪,粮草后勤何地负担;青黄不接的时期就到了,各地粮仓是不是该做好低价粜出的准备。
各项事务不一而足,一直讨论到午时才散去。
当天下午,散朝归去的七八品文臣纷纷上书,或言召回秦王,或言令秦王镇蜀。赵鸿运召左补阙薛居正,右补阙窦仪、董成林至简贤讲武殿议事。
唐六典言:补阙拾遗,掌供奉讽谏,扈从乘舆。凡发令奉事有不便于时,不合于道,大则廷议,小则上封。若贤良之遗滞于下,忠孝之不闻于上,则条其事状而荐言之。
说白了他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以备咨询,比如这一次赵鸿运就把三位补阙叫过来咨询了。
“卿等久观政务,以为蜀地当做何处?”
这三人在政事堂待着,自然知道蜀地析为四制置使司的事情,而且考虑一番也认为这个方法不错,自然没有再推翻重来的道理。
有此想法,此时三人皆是心头敞亮,明白这表面上问的是蜀地,实际上想听的是秦王。
能被皇帝授补阙拾遗之职,要么是文采斐然,要么是清介重厚。
薛、窦二人是两者皆有,董成林更是因为孤耿而被赵鸿运看重。
稍稍沉默,官职较高的薛居正率
“喏。”
此事结束,郑志康正要提出自己的制置使提名人选,却听赵鸿运道:“行了,此事先放在这,待制置使司分好之后再议人事。”
皇帝开口了,郑志康也只好咽下没说出的话语。
见挑选将领的事情告一段落,江夏青立刻就道:“官家,不知秦王作何处置?”
赵鸿运眉头一皱。
朱庆尧也连忙开口:“臣以为蜀地未靖,秦王正可坐镇蜀地,以免反复。”
“荆南马长山、蜀地李继勋,皆可为一方主帅。”江夏青立刻反驳,“兼之蜀地四分,各有制置,何必遣一亲王坐守?”
朱庆尧自然不肯想让,两人你来我往争得好不热闹。
好一会儿,赵鸿运终于开口了:“此事待收复汉中再议。”
这就意味着他尚无把秦王调回京中的想法,对此结果,一人喜一人忧,只是两人皆拱手应下,闭口不言。
谈完了人事,又交流了一些政务上的意见。
比如即将入夏,河水流经的州县防洪措施是不是可以开始了,要不要加派人手去巡视监督;某地匪患,要调哪些部队前去剿匪,粮草后勤何地负担;青黄不接的时期就到了,各地粮仓是不是该做好低价粜出的准备。
各项事务不一而足,一直讨论到午时才散去。
当天下午,散朝归去的七八品文臣纷纷上书,或言召回秦王,或言令秦王镇蜀。赵鸿运召左补阙薛居正,右补阙窦仪、董成林至简贤讲武殿议事。
唐六典言:补阙拾遗,掌供奉讽谏,扈从乘舆。凡发令奉事有不便于时,不合于道,大则廷议,小则上封。若贤良之遗滞于下,忠孝之不闻于上,则条其事状而荐言之。
说白了他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以备咨询,比如这一次赵鸿运就把三位补阙叫过来咨询了。
“卿等久观政务,以为蜀地当做何处?”
这三人在政事堂待着,自然知道蜀地析为四制置使司的事情,而且考虑一番也认为这个方法不错,自然没有再推翻重来的道理。
有此想法,此时三人皆是心头敞亮,明白这表面上问的是蜀地,实际上想听的是秦王。
能被皇帝授补阙拾遗之职,要么是文采斐然,要么是清介重厚。
薛、窦二人是两者皆有,董成林更是因为孤耿而被赵鸿运看重。
稍稍沉默,官职较高的薛居正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