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六章 法不长远心意躁

粥棚救济那些家无余粮的穷户。

    而那些抄家得来的土地其中七成分给了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户,另外三成暂做县衙、州衙公田,明年再分给逃难归来的农户。

    陈佑估计等自己走了之后,这些田十有八九会被卖给大户,不过他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

    再有就是那些金银珠宝,其中三成在请示过赵元昌之后直接分给了归州军兵。

    另有两成拿出来奖励那些“自愿”租赁暂时无主田地的大户,总算是让他们怨气不是那么大。

    其余一半都运回江陵,送到赵元昌手中。

    还有一项重要的财富就是抄家大户的男女家眷,部低价卖给了其它大户,其中不乏姿色不错的少男少女。也有一部分卖不出去的直接许配给单身的军汉。

    单这一件事,就让那些大户家主暗自庆幸的同时也觉得不亏。

    你要说为何不挑选一些俊男靓女送给赵元昌。

    陈佑可是看多了历史上原本破落的家庭凭借枕头风再起,然后报仇雪恨的例子!哪怕这种可能性比较小,他也不愿意去赌。

    最后,彻底改变大户态度的是陈佑在赵普的建议下,拿出各县一半的循吏名额交给大户瓜分,另一半则重新招人。

    州县小吏是地方大户施展影响力的重要抓手,陈佑先是帮他们扫除了一半的竞争对手,之后又送上这么一份大礼,原先“捐赠”粮食的不愉快早就抛到一边了。

    通过以上的种种手段,陈佑在完成赵元昌下达的任务的同时也算是赚了一个好名声。

    只是他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知道,自己所做的这些,对那些底层民众只有短期的好处,时间一长就会恢复原状。

    对比前世今生的所见所闻,陈佑觉得,想让民众活的好,摆在第一位的就是吏治。

    只是吏治是个复杂的大工程,非有大威望大手段不能解决。

    五代之后最著名的的三次变法,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无不是以吏治为改革开端。

    然而这三次变法都逃脱不了人亡政息的结局,主导者一旦失势,吏治崩坏的更快。

    以陈佑现在的地位,还碰不得吏治这么个大蛋糕。

    在宣纸上写下大大的“吏”字,又心烦意乱地将纸揉成一团丢进火盆。

    现在归州事务都走上正轨,军事上的事情他管不了,只要这归州一日没被蜀军拿下,他在归州能做的就是盯紧了归州官吏。

    正想着,门外突然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