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周士相一人。
封建军队的本质,注定集团内部的稳定远比再大的功业都重要。在太平军集团的文武看来,最大的稳定就是他们的主公有后,有一个可以让他们继续效忠的幼主。甚至于,一些大将心里所想乃是做周家王朝的从龙功臣,世袭权贵,而非做大明朝的忠臣义士。
种种因素之下,周士相这个太平军领袖的存在,就举足轻重了。
没有人能在太平军中拥有周士相一般的权威,也没有人能够获得比周士相还要多的军心,如果周士相不在,能够让军中各派系集体拥戴的只有他的儿子。如果没有这个属于周士相的后代,那么太平军肯定和从前的任何一支武装集团一样,陷入内乱和争权的结局之中。
宋襄公让周士相早点和长乐公主完婚,不是希望他能够从这桩婚姻中获得更大的威望和名义。这些,对现在的周士相而言,都不重要。宋襄公只是单纯的想看到齐王世子的降临,因为他很清楚,这件事对于整个太平军和未来局面有着深刻影响。
三天前广东送来的那封信中,宋襄公对周士相坦言,自己的身子骨似乎有些不如从前。虽然宋襄公就简单的说了这么一句,就话锋一转谈到了其它事,但周士相却十分紧张和不安。他很担心宋襄公如胡老大、秦智生、于世忠他们一样死去。
这么多年,宋襄公对周士相的支持是他能够走到今天的最大助力。如果不是宋襄公,胡全死后,大樵山的一众老弟兄们也不会转奉周士相为主。如果不是宋襄公在后方的操心操力,周士相也不会如愿攻入南都。现在,宋襄公更在广东推行着周士相所制定的种种政策,稳定着大后方,支撑着西南战事。论其功,哪怕内阁首辅郭之奇和兵部尚书张煌言都远远不及。宋襄公对于周士相,便如定海神针般的存在。
可是,这枚岭南的定海神针真的老了,虽然宋襄公才62岁,这个年纪放在周士相的前世,并不算老,甚至还是精力充沛,可在这个时代,却是真的老了。
没有人知道自己何时会死,周士相也不知道宋襄公的身子骨还能撑多久,所以他除了马上让人搜集名贵药材和各种人参送往广东外,余下能做的就是不让宋襄公有朝一日带着遗憾离世。
周士相想在平定江南乱事后便和长乐完婚。不论定武帝是不是如军情司密报那般,对他这个“侄女婿”有诸多不满,他都要完婚。他和长乐的婚事是朱由榔当年赐下的,所以定武帝哪怕现在不愿意,他也不可能悔婚,这也不是明智的人会做出的事情。不管怎么说,周士相都没有
封建军队的本质,注定集团内部的稳定远比再大的功业都重要。在太平军集团的文武看来,最大的稳定就是他们的主公有后,有一个可以让他们继续效忠的幼主。甚至于,一些大将心里所想乃是做周家王朝的从龙功臣,世袭权贵,而非做大明朝的忠臣义士。
种种因素之下,周士相这个太平军领袖的存在,就举足轻重了。
没有人能在太平军中拥有周士相一般的权威,也没有人能够获得比周士相还要多的军心,如果周士相不在,能够让军中各派系集体拥戴的只有他的儿子。如果没有这个属于周士相的后代,那么太平军肯定和从前的任何一支武装集团一样,陷入内乱和争权的结局之中。
宋襄公让周士相早点和长乐公主完婚,不是希望他能够从这桩婚姻中获得更大的威望和名义。这些,对现在的周士相而言,都不重要。宋襄公只是单纯的想看到齐王世子的降临,因为他很清楚,这件事对于整个太平军和未来局面有着深刻影响。
三天前广东送来的那封信中,宋襄公对周士相坦言,自己的身子骨似乎有些不如从前。虽然宋襄公就简单的说了这么一句,就话锋一转谈到了其它事,但周士相却十分紧张和不安。他很担心宋襄公如胡老大、秦智生、于世忠他们一样死去。
这么多年,宋襄公对周士相的支持是他能够走到今天的最大助力。如果不是宋襄公,胡全死后,大樵山的一众老弟兄们也不会转奉周士相为主。如果不是宋襄公在后方的操心操力,周士相也不会如愿攻入南都。现在,宋襄公更在广东推行着周士相所制定的种种政策,稳定着大后方,支撑着西南战事。论其功,哪怕内阁首辅郭之奇和兵部尚书张煌言都远远不及。宋襄公对于周士相,便如定海神针般的存在。
可是,这枚岭南的定海神针真的老了,虽然宋襄公才62岁,这个年纪放在周士相的前世,并不算老,甚至还是精力充沛,可在这个时代,却是真的老了。
没有人知道自己何时会死,周士相也不知道宋襄公的身子骨还能撑多久,所以他除了马上让人搜集名贵药材和各种人参送往广东外,余下能做的就是不让宋襄公有朝一日带着遗憾离世。
周士相想在平定江南乱事后便和长乐完婚。不论定武帝是不是如军情司密报那般,对他这个“侄女婿”有诸多不满,他都要完婚。他和长乐的婚事是朱由榔当年赐下的,所以定武帝哪怕现在不愿意,他也不可能悔婚,这也不是明智的人会做出的事情。不管怎么说,周士相都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