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苏轼的实验

的蒸汽机最为著名,真实的历史上,第一台是法国物理学家丹尼斯·巴本在观察蒸汽逃离他的铁锅后制造的,而后直到近三十年后,托马斯·塞维利制造了早期的蒸汽机。

    而十多年后,托马斯·纽科门制造了著名的纽科门蒸汽机。

    瓦特是在这些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那时已经到了1769年,是丹尼斯第一台蒸汽机的90年后。

    一次又一次的改进,才有了真正工业之母的瓦特蒸汽机,而后开启真正的工业时代。

    “我看得出蒸汽机的制作工艺很麻烦。”秋心淼沉声,“即便他们再怎么努力,也会磕磕碰碰,就像你在那里讲的汽缸,按理论,密封得好,活塞与汽缸严丝合缝,机械一旦动起来,力量十分强劲,可实际上……”

    “实际上活塞与汽缸极为不匹配,漏汽严重。”秦朝嘴角露出笑容,“没错,人要用铁锤想把金属汽缸与活塞制作得完全匹配是不行的,无论多高明的手艺打造出来的汽缸内壁,外壁都是坑洼不平的,可是工具呢?机械呢?”

    “工具?机械?”秋心淼、李沧海看着秦朝。

    “我这第一台,第二台,甚至这第七台蒸汽机,每一台都是母机,作用都只有一个,用它来做下一台,具体的方式是……”秦朝将后世的机械制作讲叙起来。

    后世车床比人精确,各种车床加上测量工具能够很容易的制作出尺寸完全匹配的东西,这对后世人来说是很容易理解的,听不懂,难道还没见过么。

    秦朝的讲解,秋心淼、李沧海倒是听明白了,可是心中依然半信半疑。

    半晚时分,秦朝、秋心淼、李沧海出现在清风庄园前。

    “公子,你总算回来了。”阿碧飞也似的冲出大门,“苏大人苏轼来稿了,是一篇关于半球实验的。”

    “哦!”

    秦朝连一个闪身出现在阿碧身前,接过她手中的电报稿,看了起来。

    “公子,这篇稿子,发还是不发?”阿碧明亮的眼睛看着秦朝,秦朝一眼扫过,脸上都是笑容,将稿纸往阿碧手中一塞:“难得,难得呀!这苏东坡,我还以为他只是会写文章,没想到眼光这么毒,千古大家就是千古大家。”

    苏轼对半球实验写的东西对秦朝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可是在这人人都不明白半球实验含着什么道理的时代,第一个想出来的,就很了不得了!

    “发,当然要发!”

    很快新一期的《新青年》发行,这一期报上出现一篇名叫《空气与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