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四回 荆郊徒留杀人血 4

    第五十四回荆郊徒留杀人血(4)

    “让你原数奉还,你还真的也射歪一点点啊。”郑云鸣笑着微微摇了摇头,扭头对陆循之大声喝道:“陆翁,军旗给我!”

    陆循之有力的应承,几步赶下车来,从一名旗手手中接过朱红色的大旗,仰面递给车上的郑云鸣。

    郑云鸣擎旗在手,高声喝道:“今日但有战死的土龙军,没有逃走的土龙军!我在此地!有敢在我后者皆斩!前进!”

    突然复活的主帅将原本摇摇欲坠的宋军士气重新振作起来,而蒙古军的气势则为之一沮。正在局面扭转的这个关键当口,襄阳城突然满城号角齐鸣。襄阳的西门缓缓的打开,数千名全副武装的骑兵夹着长枪蜂拥而出。不待列阵,径直朝着前方车阵的方向发起了冲锋。

    单以战术本身来论,赵葵不愧是能够和孟珙齐名的南朝一流名将。这个时候才出城增援已经在城外苦战多时的郑云鸣绝对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选择。一方面经过鏖战城外无论是宋军一方还是蒙古军一方的体力都已经见了底。尤其是蒙古人没有料到郑云鸣的车阵如此坚固,反复冲击了多时也没有让其崩溃。这本身就是攻宋以来罕见的事情,毋宁说是郑云鸣部队的顽强与坚韧为赵葵的适时出击赢得了机会。另一方面,黄昏的辉光已经越来越黯淡,蒙古人即便在此时对出城的援军发动大规模突袭,时间也不够用了。

    而赵制置使在用兵上比乃兄乃父都要果断的多,如果是赵范在,是不可能冒这么大的风险将襄阳城中的骑兵一股脑的派遣作为先锋出战的。要知道这些骑兵是宋军在襄阳仅有的一点机动力可以媲美蒙古人的力量了。何况宋军并没有大规模使用骑兵的习惯。但赵葵懂得如何在最合适的时间里将他们投入战斗,果然当战场上罕见的宋军骑兵突然出现在蒙古骑兵面前时。这些鏖战甚久的蒙古骑兵并没有选择过多接触,而是选择了退避。对于激战之后兵困马乏的骑兵来说选择避战远遁是很合理的战术策略。

    但他们不懂得互相配合的道理。郑云鸣手握着军旗站在令旗车上,身边是严密护卫的背嵬军们,眼望着宋军骑兵冲入来不及退走的蒙古步兵群中。这真是绝大的讽刺,一个月前,不,十天之前让他预测两军交战的情景,郑云鸣也只会按部就班的猜想到自己的步兵和偏厢车在面对着敌军一**攻势之后终于让敌人的骑兵无可奈何的退兵而去。绝不会想到会是敌军步兵久战之余被赵葵派出的骑兵突袭而陷入被动。

    人道南人多机巧,在这种小格局的交战中赵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