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1章 水泥厂项目


    “小杜,你在旁边。也听听!今天谈的是关于云岭乡上马水泥厂项目的事,你有基层工作经验。好好听一下。”

    杜远舟只好在旁边坐了下来。这也让刘厚奎不由得高看一眼。

    “万书记,这次来我汇报的正是水泥厂项目,这是我做好的可行性报告,您看一下。”

    说着,刘厚奎将一叠厚厚的报告递了上去。

    万唇来接过去,翻了翻,然后轻轻用手抚着报告。“报告,我抽空看看,你先谈谈情况吧!”

    “是这样的,万书记。上次在电话中我已经向您汇报了,我们专门请省勘探局专家帮我们探测矿产资源,现在已经探测出我们乡大杖子村和朝阳沟村,蕴藏着丰富的石灰石资源,总储量约为1.5亿吨……”

    见万书记听得很认真,并点了点头,鼓励他继续说下来。刘厚奎便继续说道:“其中石灰窑子矿区储量为4500万吨,威树沟矿区储量为5500万吨,大杖子矿区储量为5000万吨,3个矿区相距在3公里以内,矿区内岩体裸露,基本无剥离层。所以,我们乡筹建一个年产9万吨的水泥厂……”

    听到这里,本来兴致勃勃的万唇来,不由得皱了皱眉。

    “品质怎么样?”

    “经过多次分层取样化验,化验结果均无大的变化,品位较稳定,是个储量极大、品质极高的石灰石岩体,是石灰石中的精品,绝对是烧制白灰的上等原材料。”

    见万书记皱了一下眉,刘厚奎说话更加小心翼翼,一脸的认真。

    “专家有什么建议吗?”。万唇来直接问道。既然请来了专家,云岭乡石灰石资源如此丰厚,那些人见猎心喜,不可能不提出专业性建议。

    “专家们建议,最好上马投产一个40万至60万吨的大型水泥厂……”刘厚奎据实回答,也不敢隐瞒。

    “哦!”万唇来点了点头,“那你们怎么想的?”接着又问了一句。

    “万书记,对于专家的话,我们当然相信了!但考虑到实际情况,我们乡上开会决定,不能不听专家的建议,但规模上缩小一些,先上一个年产9万吨的中型厂。这一是考虑到资金问题,我们乡财政一向吃紧;二也是考虑到销量问题,毕竟咱县里已经有个4万吨的水泥厂了。”

    听着刘厚奎左一句专家建议,右一句专家说,由此可见他对专家的信服!让杜远舟不由得一番感叹,这年代的专家还比较权威,令人信服,后世和这简直大相径庭。

    随着社会经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