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也;索抚按之常例,奔走书使,络绎其门,以致有司科敛,而百姓之财日削,教化不行,罪之四也;阴制科道官,俾不敢言,罪之五也;蠹贤嫉能,中伤善类,一忤其意,必挤之死地而后巳,使人为国之心顿然消沮,罪之六也;纵其子受财以敛怨天下,罪之七也;又日月搬移财货,骚动道路,民穷财尽,国之元气大亏……”
……
曾渔花了小半个时辰将这叠奏疏抄件一一看了,他知道大明言官弹劾起来往往夸大其辞,就那篇“欺君蠢国疏”而言,里面列举的严嵩父子罪状比较细,但在曾渔看来,里面的那些罪状很多官员都会犯,诸如广置田产、多纳姬妾、收礼索贿、豪奴跋扈等等,试想一个穷书生只要释褐为官,不出三年就锦衣玉食起来,而大明的官俸的微薄是出了名的,没点灰色收入怎么摆得起那个排场,不能衣锦还乡、不能光宗耀祖怎么对得起多年的寒窗苦读,这些事已成官场惯象,君主制、官本位的国家怎么也根治不了这些的,但若有言官收集起来并放大了来弹劾,那就成了一桩桩罪状了,当然,严嵩操权柄多年,又因其子严世蕃的骄奢淫逸,罪状就过于集中、过于突出了,难免千夫所指,倒台是迟早的事,曾渔只是不明白这白袍客给他这么个秀才看这些、说这些为的是什么?
曾渔认真看抄件时,那白袍客坐在一边品茗注视,见曾渔看完最后一张,乃开口问道:“曾生看了这些有何感想?”
曾渔道:“晚生只是一介小小生员,高皇帝《卧碑文》也严禁生员妄议朝政,先生这样问实在让晚生为难。”
白袍客对曾渔的态度显然很不满,哂道:“不许生员议论朝政是指公开上疏、聚众宣扬,私下说说何妨,物不平则鸣,曾生读圣贤书难道却无半点匡扶济世之志吗?”
白袍客有些咄咄逼人,曾渔对其居高临下之态度也有些反感,淡淡道:“既有这么多言官御史交相弹劾,严氏倒台当指日可待,只是晚生不知先生召晚生来到底是何见教?”
白袍客忽然想起了什么,释然一笑,说道:“我明白了,曾生是对我心存疑虑啊,我现在的确是不便表明身份,但我与严嵩老贼势不两立,先父就是被严贼父子所害,严贼不死国无宁日。”
曾渔倾听,恭敬道:“请先生明言有何事要吩咐晚生。”
白袍客沉默片刻,忽道:“江西道今科总裁是陶翰林,曾生知否?”
曾渔眉头微皱,心道:“黄提学只说来江西主考的词林官不是诸大绶就是陶大临,具体哪位尚不知真切,这白袍
……
曾渔花了小半个时辰将这叠奏疏抄件一一看了,他知道大明言官弹劾起来往往夸大其辞,就那篇“欺君蠢国疏”而言,里面列举的严嵩父子罪状比较细,但在曾渔看来,里面的那些罪状很多官员都会犯,诸如广置田产、多纳姬妾、收礼索贿、豪奴跋扈等等,试想一个穷书生只要释褐为官,不出三年就锦衣玉食起来,而大明的官俸的微薄是出了名的,没点灰色收入怎么摆得起那个排场,不能衣锦还乡、不能光宗耀祖怎么对得起多年的寒窗苦读,这些事已成官场惯象,君主制、官本位的国家怎么也根治不了这些的,但若有言官收集起来并放大了来弹劾,那就成了一桩桩罪状了,当然,严嵩操权柄多年,又因其子严世蕃的骄奢淫逸,罪状就过于集中、过于突出了,难免千夫所指,倒台是迟早的事,曾渔只是不明白这白袍客给他这么个秀才看这些、说这些为的是什么?
曾渔认真看抄件时,那白袍客坐在一边品茗注视,见曾渔看完最后一张,乃开口问道:“曾生看了这些有何感想?”
曾渔道:“晚生只是一介小小生员,高皇帝《卧碑文》也严禁生员妄议朝政,先生这样问实在让晚生为难。”
白袍客对曾渔的态度显然很不满,哂道:“不许生员议论朝政是指公开上疏、聚众宣扬,私下说说何妨,物不平则鸣,曾生读圣贤书难道却无半点匡扶济世之志吗?”
白袍客有些咄咄逼人,曾渔对其居高临下之态度也有些反感,淡淡道:“既有这么多言官御史交相弹劾,严氏倒台当指日可待,只是晚生不知先生召晚生来到底是何见教?”
白袍客忽然想起了什么,释然一笑,说道:“我明白了,曾生是对我心存疑虑啊,我现在的确是不便表明身份,但我与严嵩老贼势不两立,先父就是被严贼父子所害,严贼不死国无宁日。”
曾渔倾听,恭敬道:“请先生明言有何事要吩咐晚生。”
白袍客沉默片刻,忽道:“江西道今科总裁是陶翰林,曾生知否?”
曾渔眉头微皱,心道:“黄提学只说来江西主考的词林官不是诸大绶就是陶大临,具体哪位尚不知真切,这白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