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八十三章 冯唐未老

在琅琊郡。有长得象倭人的倒霉家伙也被关了起来。

    齐人公羊寿就是被泱及的池鱼之一。

    公羊寿是齐地有名的儒学学派公羊家族的领袖,与大秦各地公学取代私学的情况不一样,齐人因为儒家的创造人孔子就在此为官立学,所以,孔门的弟子和他们弟子的弟子众多,这些都使得私学与公学并存下来,并渐成气候。

    公羊学说相传起自于孔子的七十二弟子之一子夏。经历了公羊高、公羊平、公羊敢等六代,最后到了公羊寿这一辈时,终于成著了一本名著《春秋公羊传》,这本书的出现,让儒学在齐地的地位更加的巩固起来。

    儒学兴。

    则法学退。

    学术领域的你争我夺,并不比战场上来的柔软,公羊寿和他的弟子们对时政的评击,让治理齐地的秦国官员很是恼火。这次,借着搜捕倭人的名头,秦国郡兵到公羊家去闹腾一番,本来并不打算怎么样,但随后,公羊学子们与郡兵之间因为言语冲突而激烈打斗起来,一怒之下,带兵的郡尉直接将公羊寿当作倭人疑犯给押了起来。

    这一下举动。

    就象捅了马蜂窝一般,本来就对儒学长久没压制而心生不满的齐地儒生们,一个个群情激奋,他们开始罢学、罢课,并占领公学学堂,试图以此来压迫郡里释放公羊寿。

    恰巧的是,秦国琅琊郡即墨县令袁哙以前也是公羊寿的学生,只不过,袁哙这个人对儒学的坚定心念不强,听说公羊寿的学生闹事,袁哙惊惶之下,一面向距离琅琊不远的冯宣部秦军告急,一面向上一级齐相冯唐禀明情况。

    冯唐是赵地中丘人,曾经在云中郡守苏角的手下担任车骑都尉,随后,冯唐被举荐为齐相,负责治理琅琊、东海、砀郡等地内政事务。与历史上西汉初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典故相比,秦国的用人机制,由于排除了刘邦分封诸子、诸侄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所以,在各地也空出了相当数量的官职,而这正好给了象冯唐这样的平民子弟机会。

    得知公羊学派的儒生闹事,冯唐敏锐的感到,这里面包含的意思绝不仅仅是释放公羊寿那样简单。

    为此,他特意修书一封,遣信使连夜送往长安,在这封长信中,冯唐提到:齐地的儒生动乱,其根本原因在于入仕问题,由于秦国的选拔人才机制主要依靠名士、乡老举荐和公学考试两个途径,这对于入私学的学子来说,就等于是关闭了入朝为官之门。

    一天、二天学子们可以等。

    一年、二年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