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四章 赵地烽烟起

宗室张良担任相国,这也让韩地百姓欢心鼓舞。

    在韩王信的邀请下,汉军进驻南郡北部,可以说劳苦功高,面对连项羽都不敌的李原,韩地上下一致要求,汉王要留下,汉军要留驻。

    民意不可违。

    当项羽的使者带着怒气冲到汉王军帐质问时,刘邦的回答理直气壮,不带一丝一毫的怨言,他的借口让项羽找不到一点的毛病。

    根据汉军最新探得的消息,秦军在三川郡的南面集中了数支军队,这是准备进攻南郡了!在虎牢关取得胜利的李原,显然不会满足只占领三川郡西部的一小块地方,而一旦南郡被秦军占领,那么,势力大涨之下,反秦力量将会土崩瓦解,这个责任到时又要由谁来承担。

    为了对付秦军可能的军事动作,刘邦连续下令曹参、周勃、郦商等汉军大将从汉中一带抽调兵力,并迅速的将宛城变成了一座汉军调动驻扎的大兵营。

    在共同反秦的大旗下,刘邦如鱼得水。

    老虎出笼。

    终于从汉中这个囚禁的地势牢笼出来的汉王刘邦,这是用这个堂而皇之的经验将项羽要求他回转汉中的要求给驳了回去。

    李原,是他刘邦对付项羽最好的挡箭牌。

    李原,竟然能够让项羽也吃一次败仗,刘邦心里,就如同自己击败了项羽一样,高兴的差一点忘乎所以。

    原来,不是自己能力弱,而是对手实力太变态。

    刘邦就在这种自我安慰的精神慰籍下,重新调整了自己的心态,而在清醒的判断了李原的实力和潜力后,刘邦决定,自今日后,遇到李原的秦军,汉军的选择就是能躲则躲,能避则避,实在避不过,也是象征性的佯攻几回。

    死道友,不死贫道。

    不得不说,刘邦的想法很现实,这是他一次又一次在失败后挺过来的原因。

    ——。

    大河以北。

    赵地。

    韩信率领的七千秦军在邯郸北部的平原上,与钟离昧的楚军对峙,这块世代属于赵国的土地,对于两支客军来说,都是陌生的地方。

    赵人对于秦国、楚国都没有什么好感,秦国是世代的仇敌,而楚国则是南方的蛮夷,不开化的地方。

    没有当地百姓的支持,在陌生的地方,进行一场哪一方都不会真正关注的撕杀,无论是对钟离昧还是对韩信,都没有什么吸引力,钟离昧的注意力,始终投放在虎牢关战事的变化,至于偏师抄袭秦军的后路,只是一个美妙的战略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