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三章 李斯低头

不得的是,张负在开篇写了这么一句:李公农书。

    张负的意思是这本记录小麦耕作的集子是李原发起的,所以,以后凡是关于小麦耕作有什么好的经验都会被记录在农书里面,这种以大人物言行作为书集的名字的做法,在春秋战国之时很是寻常。

    比如:吕氏春秋,不过是吕不韦在任时,召集众吏编辑的,就以吕氏来名。

    ——。

    李原一天天的忙个不停。

    也只有忙着,才能让他的心不致于空出来,不致于去想李家那些个乱七八糟的事情。

    雍州。

    城东靠着歧水边的一处宅子。

    一个老翁戴着一顶蒿草编成的帽子,正在河边垂钓。

    秦国的前丞相李斯从咸阳到雍州已经有一个多月了,身体方面经过调养,渐渐的有了起色,毕竟李斯也不过五十来岁,加上底子一直不错,兼又听到老对手赵高在咸阳街头死于非命,这心情一好,身子自然就恢复了过来。

    不过,李斯最近,也有郁闷放不下的事情。

    那便是小儿李原在这段时间里,一次也没有来看望过他。

    “政儿,你说,原儿是真的不在城里,还是有意在躲着我们。”李斯神色寞寞。

    对于李原这个便宜儿子,他可以说从来没有真正的关心过,从心底里,因为对他母亲的轻视,而自然的也轻视了这个小儿子。却不想,李家,最后是靠这个不在意培养的儿子逃脱了灭族的下场。

    “父亲,原弟真不在城里,前些日,叛军来犯陈仓,这几天,陈长史说,原弟又去了歧山兵造那边——。”李政支吾的回道。

    对于李原这个弟弟,他也没有多少的接触,昔日在府中时,他只听到府内后院有一个叫李原的家仆,听有传言说是父亲在外的私生子,在后来,他便随了李斯到了咸阳,和李原更是接触不到。

    待到再见时,李原已是拥领一支强军,身边有着上万忠勇将卒的将军,这让李政感到压力倍增。

    去见李原,说什么,怎么说?去郡守府的一路上,李政心中都在不由自主的忐忑,好在,李原不在城内,倒让他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李斯叹了一口气,缓步进了房内,待出来时手里持了一枚竹简:“政儿,你去一趟长公主府,把这个给你嫂嫂,就说请她转交给原儿。”

    “诺!”李政低头应下,去赵玉漱的住处他没有什么压力,尽管大哥李由战死了,但赵玉漱还是他的嫂子,有这一份亲情在,他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