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9章 不同寻常的味道

��“朱书记要来,我感觉很突然。他很少下到乡镇来,要来也是拖着孟县长一起,自个儿单独行动,倒还是头一遭。我问过县委办,他来的调研课题,但县委办的人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看来是朱书记临时的安排。”

    这样说着,高欣庆就有心有所忧。因为她知道朱睢良跟费建国的关系很密切,据说很久前就认识,很多年的朋友了。朱睢良一反常态来镇里,选择的又是费建国养病不参与镇里工作里的这个时间段,傻子都能猜出这其中有点问题。

    而别人不知,高欣庆却在县里有自己的信息渠道,知道县里的两位主要领导——县委书记朱睢良和县长孟可,对骆志远其实是不怎么待见的。倒也不是骆志远得罪了两人,而是因为骆志远“市委下派干部”的特殊存在。

    鹏程镇是民兴县的经济重镇,鹏程镇的党政一把手岗位向来是县里干部安置的“重头戏”,俗称的“肥缺”,可市里突然在不征求县委县府意见的基础上就弄来了一个骆志远,朱睢良和孟可不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公开向市委叫板,抵触市委决定,他们不敢;但不待见骆志远本人,却是并不需要遮掩什么。

    “领导要来检查工作,也很正常。”骆志远不动声色地挥了挥手:“作为我们来说,做好接待工作就是了。另外,给朱书记安排调研路线没有?”

    高欣庆点点头:“都安排好了,就是按照你昨天的意思,先让朱书记去新落成的鹏程中学学生食堂看看,然后再走访几家企业,最后在王家岔子起义纪念碑那一块结束。”

    “王家岔子起义纪念碑”在镇政府驻地往南几百米的地方,所处荒野。原先还有一片林子,后来在80年代末期砍伐一空,就荒废了下去。高欣庆其实很难理解骆志远让朱睢良去那个地方干什么,那里那块纪念碑是市民政局在50年代初立的,时过境迁之后,早就破败不堪了。

    而对于这段历史的片段,也很少有人知晓了。

    就算是高欣庆,也是昨天翻看了一下县志,才在县党史汇编上发现了这么一段不起眼的文字记载:“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日本侵略者铁蹄踏向整个华夏……紧急时刻,姚忠明、廖男、姜大成等一批仁人志士依靠爱国群众,在王家岔子(现民兴县鹏程镇)发动抗日武装起义,成立了当时的北方抗日第十五军,打响了民兴县乃至安北地区抗日的第一枪。”

    “你让朱书记去看那块碑……”高欣庆最终还是忍不住,主动问了出来。她心性再沉稳也是女流之辈,多少有点八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