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章风陵渡畔故人逢

兼程,道行艰苦。

    好在此时大唐皇帝李三郎虽然已经沉迷于酒色享乐,整个大唐都潜伏着巨大的危机,但天下大体上还算太平,再加上叶畅一路行来不欲生事,都极为谨慎,因此,连着十日,都不曾遇到什么问题。

    “这便是风陵渡了!”

    当奔腾的黄河终于出现在叶畅面前时,他已经到了风陵渡前。风陵渡乃是此时黄河上最大的渡口之一,所谓“鸡鸣一声听三省”。不过在叶畅看来,倒也稀松平常,除了众帆竞渡的场景之外,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

    此地没有后世壮观的大桥,虽然往来的船只不少,但叶畅没有心情欣赏这些既笨且小的船只。

    毕竟,华夏造船技艺是到了宋时才发生一次大飞跃,现在的船不仅小,而且行使甚为不变。

    官府在渡口设置了关卡,管理渡河事务,不过现在也只是收钱罢了,象叶畅这般百姓,交了一遍钱,还得自己去渡口寻找渡船。

    “郎君莫非是要过渡?”见他在渡口逡巡,那边便有人上前问道。

    “正是要过风陵津,不知郎君有何教我?”叶畅见那人模样清瘦,看上去不是歹人,便行礼问道。

    “郎君莫非是游走天下的士子?”那人笑着道:“小人不敢当郎君之礼,小人贱姓吕,行九,乃是这风陵津里讨生活的水客。若是郎君信得过小人,便随小人来。”

    “咦?”

    “郎君放心,象郎君这样的士子,小人可接待得多了,前些时日,便有一个兴高采烈昂扬西去者,一边乘舟一边大叫‘我辈岂是蓬篙人’……”

    叶畅闻得此语心中一动:“有些语者,必是姓李吧?”

    “咦,郎君如何得知?”

    “此人莫非名白,字太白者是也?”

    “正是,正是,此人自称正是李太白。”那人笑道:“小人与他同行渡河,听得他一路长啸高唱,可谓踌躇满志,想来是要进京城大用。”

    “呵呵,这倒是巧了,不曾想,他竟然就在我之前入京,或许此次于京城中,也可以见到他。”

    叶畅难得地觉得心情愉快了些。

    因为爱好古典文化的缘故,他对于在历史上留下诗仙鼎鼎大名的李白,还是相当熟悉的。此时李白已经年过四十,却仍然不得志,与吴道士隐居。得到这位道士举荐,他才收到李隆基李三郎的邀请,开始进京。

    但叶畅并不知,李白此次进京,比历史上入长安要提前了三个月。

    “郎君认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