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80、中途岛(四)

    北洋舰队主力航行在小笠原诸岛附近,海面上下着大雨,风浪很大,跟随在舰队后面运送海军陆战队第10师29旅人员和装备的登陆舰队航行更加困难,航速降到了十节左右,进而拖累了整个舰队的航行速度。

    “东山岛”级坦克登陆舰是共和海军采用大规模标准化流水线方式建造的第一型中型舰船,这种长121米,宽17米,标准排水量为3600吨的登陆舰采用两台an式柴油机作为动力,最高航速能达到18节,续航力在3600海里,一次能够运送一个装甲连包括10辆坦克12辆两栖装甲在内所有的人员和装备进行远程登陆作战。

    由于采用预制标准件分段装配的流水线式建造方式,“东山岛级”登陆舰的船台建造工期缩短到二个月左右,在这之后,海军方面开始在船厂大力推广流水线式分段装配方式,现在包括主力航空舰在内,几乎所有的新建舰船都开始采用大规模流水式分段作业,从而大大缩短了建造工期。由于采用大规模流水式分段建造方式,排水量在48500吨的“北海级”航空战舰,其船台建造工期已经缩短到了8个月,相比于过去,效率提高了三倍以上。

    越来越强大的造船能力是共和海军一直能够保持海上优势的主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共和中国充足的人力资源则保证了海军方面一直有足够的预备役飞行员和舰员在接受训练,随时能够补充到舰队,使各舰队一直能保持有足够的战斗力。

    随着战争的进行,各国科学家与工程师们也全力以赴将全部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军事装备的研究与开发上,再加上同盟国之间的技术交流和技术共享,各国之间的装备技术水平差距越来越小。战争进行到现在,比拼的就是人口、工业能力和教育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国力。论工业能力,美、英、苏俄同盟要稍稍占据优势,但在人中数量方面,拥有近7亿人口的共和中国就是同盟国的两倍。这足以弥补工业能力方面的一些差距。

    随着共和中国对波斯湾地区油田的大规模开发,协约国方面的原油产量也迅速达到了每年1.1亿吨的峰值,现在每年约有600万吨原油通过亚得里亚海北部的港口输入到德国,以保证德国人有足够的战争能力。

    随着对西澳铁矿的开采,共和国在沿海建立的广州、泉州、上海宝山、山东莱芜、河北唐山等钢铁厂陆续开工。再加上东北鞍山钢铁基地的兴建。共和国每年的钢铁产量达到了7800万吨,已经基本上与美国的钢铁产量持平。

    在钢铁时代,钢铁产量和加工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