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空战

进行拦截。

    此次作战,航空舰队主要执行掩护任务,所以各航空舰用两个战斗机中队取代了两个轰炸机中队,每艘军舰都载有72架战斗机,九艘航空战舰一共携带了560多架战斗机,足以保证登陆区的空中安全。

    第1航空联队战斗机群指挥官张超中校亲自带队进行拦截,对空警戒雷达的好处就是在200多公里之外就能发现敌人的机群,不但为战机起飞赢得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而且还指明了敌人来袭的方位。

    山下喜之郎少佐率领隶属于陆军第3飞行集团下关航空队的32架最新的97式战斗机为日本陆军拼凑出来的52架各式轰炸机进行护航,这些轰炸机中居然还包括有16架速度缓慢的92式双翼轰炸机。

    日本航空工业正式起步是在1925年,但有限的国力再加上关东大地震的影响,日本的航空工业和技术发展还十分缓慢。在这之前,日本海军虽然建造了号称世界第一艘航母的凤翔号航空母舰,但日本人并不理解航空母舰的用途。自1922年凤翔号下水后,一直作为一个浮动的铁盒浮在海面,直到1925年才从法国购买了35架高德隆式飞机,才总算让这艘航空母舰名符其实。

    见到海军有了飞机,眼红的陆军也同样要拥有这种玩意,虽然这些“马粪们”并不明白飞机到底有什么用处,于是陆军也花钱购买了25架飞机,这也是日本陆军航空队由来。最初的日本陆军航空兵只是当成一种摆设,在1931年“东北事变”爆发之前,整个日本陆军所有的飞机加起来也只有50多架。

    “东北事变”时,由于张学良的不抵抗命令,日本关东军轻易地就从奉军手上缴获了80多架完好的作战飞机,并以此为基础组建了关东军飞行队,其后改称为“陆军第二飞行集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关东军所属的第二飞行集团飞机数量和规模要远远大于司令部设在岐阜的“陆军第一集团”。

    在战争开始后,日本陆军又匆匆组建了第三飞行集团,负责台湾的防卫。

    随着战争的进行,驻扎在关东州的第二飞行集团在开战之初就几乎被共和军陆军航空队全歼,随即日本陆军在朝鲜重组了第二飞行集团,但实力大不如当初,目前第二飞行集团只有不到150架各型作战飞机。

    在台湾的陆军第三飞行集团也几乎遭受灭顶之灾,最后又在国内重新组建,目前拥有160多架各型飞机。

    由于陆军第一飞行集团主要负责东京及京都地区的防空,所以在共和海军对九州和吴海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