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五、鸭绿江

    在朝鲜半岛,共和军第38集团军首先从长甸口渡过了鸭绿江。

    在700多米宽的江面上,临时搭建了六条箱式浮桥。天空中下着濛濛细雨,集团军司令李慕岩站在桥头的吉普车旁,目送着数万大军渡过了江面。

    坦克、装甲车带着巨大的轰鸣声驶过有些晃动的桥面,一队队头戴钢盔、背着行囊的共和军官兵或是步行,或是乘在汽车上,向着江对岸涌过去。远处的朝鲜村镇冒着黑烟,一些背着步枪的朝鲜义勇团的战士组织了一些没有来得及逃走的朝鲜民众,举着红旗,站在路边欢迎这些“母国大军”的到来。

    虽然自甲午年之后,日本人在朝鲜实行了四十多年的殖民统治,但依然无法割去溶在朝鲜人血液里的中华情节。朝鲜所有的读书人都能够流利地用中文书写文章,而且朝鲜的所有书藉依然在全部使用汉字,实际上日本人在1928年才开始减少汉字的使用量,报纸上开始出现夹带着假名的文章。

    38集团军渡过鸭绿江的目标是龟城、泰川和定州一线,目的是截断位于安东、义州一带的日军的退路。全军三个师在过江后分成三路压向东南,第112装甲师直扑定州,113装甲师攻击目标是泰川,而第114机械化步兵师则负责龟城一带的防卫。

    防卫长甸口一带的日军第五师团步兵第四十一联队在被登陆的坦克部队突破后,被击溃的日军并没有后退,而是分成许多小股部队利用朝鲜北部复杂的山地地形进行不断地袭扰和阻击,意图拖慢38军的前进速度。小规模的战斗一直都没有停止,有些地区甚至还出现大队规模的日军利用夜间对立足未稳的共和军发起逆袭。

    受限于国力而一直不肯发展装甲力量的日军开始尝到他们自酿的苦果,即使是面对只有23吨重的28式坦克,缺少反坦克能力的日军也几乎无力应付,更何况象38集团军这样的重装甲部队还装备有近200辆装甲厚度达到80毫米的35丙式坦克。

    共和军的坦克和装甲车发出震撼人心的吼声,炮口喷射着火光,用弹雨和履带辗碎着日本人一次次的冲锋。

    112师335团2营剩下的26辆坦克和9辆步兵战车攻占了龟城东南的永平里,在刚刚进行的一场激烈的战斗中,335团几乎全歼日军赶来增援的第5骑兵联队。战场上孤零零地四散乱跑着一些失去了骑手的战马,在近乎于一边倒的屠杀中,第5骑兵联队全体“玉碎”,包括小崛大佐在内900多日军被击毙。

    而在北线,共和军第3、54集团军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