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十八、教育

刚刚建成的一万五千吨船坞属于日本海军部下属的横须贺造船所和吴港海军工厂。另一个拥有这样船坞的就是林铄开办的沪东造船厂,而德国人开办的青岛造船厂规划中的一座一万五千吨的浮船坞还未建成。

    日本人在全力支持重工业的发展,其钢铁工业和造船业不仅能获得免税的优惠而且能得到政府的奖励资金扶持,在这种举国体制的支持下,日本的重工业获得长足的发展,日本的钢铁年产量已经接近二十万吨,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

    虽然清政府也意识到了鼓励工商业的发展,但却是漫无目标,毫无目的性和计划性,这一点林铄也无可奈何,一人之力怎么也比不上一国,他唯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力缩小两国在发展中的差距而已。

    让林铄稍微感到欣慰的是,至少现在没有人会再阻碍自己开矿办厂,而且朝廷还规定国内开工建设的铁路要尽先选用汉阳铁厂所生产的钢轨。

    在军舰被解除武装后,俄国人的根据中立条约努力争取,日本人无奈同意受损俄舰可以进坞修理。战争还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而受损严重的俄船如果不进行修理,在码头任由风吹水浸,最后报废的可能性还是蛮大的。

    英商耶松船厂率先抢到了俄国阿斯科尔德号巡洋舰和格罗苏福意号驱逐舰的修船合约,但对于列特维赞号他们却无能为力,因为耶松船厂此时最大的船坞也只能容纳6000吨的舰船。

    沪东造船厂顺利拿到列特维赞号和狩猎女神号等三艘俄舰的修船合约,合约中修船用费共计六十七万银元,这其中需给俄领事阔雷明四万元的回扣,在除去人工和材料等款项,预计共能净得二十五、六万,这已经足够沪东船厂再建成一座两万吨的大型船坞。

    林铄在抢购汇山码头时顺带从麦边洋行手上接管了四艘老旧的客货轮还有这家洋行手上的三条运输航线:上海到汉口,上海至天津和上海经厦门、香港至新加坡,相比下来,林铄更为重视手上的这条国际航线。

    这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外国轮船公司展开竞争,不过好在当初麦边洋行与太古、怡和达成过运价协议,不过是因为麦边洋行规模太小,手中轮船落后又无法更新这才败下阵来。林铄接手后,最初南洋航线的利润还算相对稳定,不过有近期种种迹象表明,雄心勃勃的日本邮船公司将在日俄战争后加入到南洋航运的争夺中。

    作为未雨绸缪的措施,也是因为沪东船厂在投产后一直开工不足,林铄决定自己建造两艘五千吨左右的新式客货轮。

    由于国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