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二章 转移

手里,如今郑芝龙几乎掌握了隆武朝廷六成以上的军事实力。至于远在湖广的另一个实力派何滕蛟,则对郑芝龙在隆武政权里的地位没有任何动摇性。

    一心想要收揽各方人心、复兴大明的隆武皇帝,在郑芝龙带儿子郑森觐见的时候,在公式化的交流后,给予了年仅21岁的郑森超乎他人预期的评价。

    “惜无一女配卿,卿当忠吾家,勿相忘也!”

    为了表示对郑家的恩宠,隆武皇帝将大明朝最尊崇的朱姓赐给郑森,并将原名改为成功。朱成功,或者说是郑成功,就是郑森过去几个月里个人身份翻天倒海的变化。

    和寻常明军驻地的乱七八糟不同,此时的驻扎在同安的漳泉总兵大营内外是井然有序。有了郑家财力的支持,这支人数超过10000人的明军物资供应还算充足,不光每个官兵都是崭新的鸳鸯战袄,甚至连小兵都是标配的红缨八瓣盔。因为粮草供应充足,官兵的脸色也比其他军镇要好上太多。

    大营外的校场上,一列列衣着鲜红的官兵正在鼓点下行进,但除了大量的刀枪冷兵器,类似火枪之类的热兵器很是少见。

    “总兵大人,安海码头的辎重运到大营外了!曹大人也回来了!”一个小校快马赶到正在观摩官兵操训的郑成功面前,跳下马以标准的大明军姿单腿跪地。

    一听到这个消息,郑成功身边的两位年轻武官就面露喜色。

    “太好了,总算他们还是言而有信,有了这些南洋军械,就可以好好练兵了!”年纪轻轻就一身军官衣甲的刘国轩,此时两眼放光,迫不及待地踮着脚朝着大营东面张望,“施将军,到时候可别和我抢啊!”

    看到这个年轻的同僚如此急忙的样子,施琅倒是很沉稳地微微一笑,转身朝着郑成功抱拳鞠礼:“国姓爷,看来请曹大人出山果然是对的。如今福建一地。论起和米夷海商的交情,怕是郑老大人都未必比曹大人更好。”

    施琅口中的曹大人,自然就是一度从大员辞官回漳州隐居的曹秀林。也不知从什么途径知道了曹秀林曾代表大员宣慰司出使华美的事情,就在郑成功受封漳泉总兵不久,郑成功就亲自到访了在漳州开私塾的曹秀林。

    郑成功抗清的一腔热血或者说是急于打造他心目中的福建新军。最终感动了曹秀林。在郑成功一本正经表示自己不参与内争、坚决抗清的意愿后,曹秀林勉强接受了漳泉总兵府参随的身份,帮助郑成功打理最最重要的事务——从香港和大员引进华美军械。

    在福建郑家和华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