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六章 无题



    踏出希望出版社公司大门的某个欧裔青年,看看四周没人,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赶紧走到一个角落里拆开了信封。

    里面是一叠大小比银行支票略大一些、采用雕版印刷技术和特殊配方纸张印制的双色票据。票据正面写着“中华美利坚共和国商业银行储备凭证”一行小字,中间是一组花体阿拉伯数字。

    银行储备凭证是华美多年来国内金融发展的产物,银行记账货币的一种,由国有大西洋银行负责发行。最初用于解决大中型企业的现金业务结算的难题,记账金额也较大,后来和华美展开大西洋贸易合作的荷兰阿姆斯特丹银行也接受了该种票证的贴现业务。

    当一些大企业逐渐因为每月要发放大量工资而陷入现金硬币管理麻烦的时候,一些小金额的、无利息的不记名商业银行储备凭证也就顺其自然地出台了。

    企业用现金从银行一次性大量兑换这种不记名的商业银行储备凭证,就可以很方便地代替现金给员工发放工资。拿到这种银行储备凭证的人。随时可以从任何一家银行里兑换到现金硬币,用起来极其方便。而任何一家承兑了储备凭证的银行,都可以在大西洋银行最终换回真金白银,或是用来等值抵充国家的银行业经营税。

    因为属于不记名的记账货币,所以性质极其类似国家民政部曾经大量发放的节假日购物代金券。使用中的唯一小限制,就是有个票证发行期承兑贴现的手续费。发行期不满六个月的,在兑换现金硬币时需要支付1%的手续费,大于六个月的,则无须手续费。这等于国有大西洋银行无形中吃掉了储户六个月真金白银的利息,并把部分利息收益支付给承兑票证业务的其他银行。

    到了最近几年。许多大商场或商铺都开始接受这种银行储备凭证购物,变相地实现了纸质钞票的流通功能。而华美内阁,这些年也直接以这种记账货币的形式通过国有大西洋银行发行国债。

    尤其在曼城、雅城、青城等本土大城市,大量的职工家庭都懒得每个月发工资那天跑去银行排队兑换现金硬币,而是直接用这种储备凭证去愿意接受的商家购买家用商品。

    代扣掉个人所得税后,青年收到的银行储备凭证算是一半的合约预付金,每张面额10美元,一共30张,几乎相当于一位华美中级熟练技工一年的工资。对于刚走出校门一两年的单身小青年来说。无疑算是一笔巨款了。

    接下来一年,小青年就要憋在家里拼命画稿,然后接受一遍又一遍苛刻的验收挑刺,接着成为书籍上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