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章 一把火

。不过,你也知道,老王(王铁锤)和老张(张春锐)都很忌讳用这些小白鼠技术,全铁壳结构还是等再成熟一些吧。我今天来,可不是对这个感兴趣啊。”

    说着,孙阳还轻轻拍了拍手里的公文包,对眼前的海螺号只表扬不表态。他目前更关心的,是北洋船舶集团为海军1644年度春季开建的“女娲级二等轻巡洋舰”的设计工作什么时候能够真正开始。

    标准排水量3400吨、满载排水量4250吨的女娲级二等轻巡洋舰,是海军八年扩军计划里的重中之重。经过海军内部的激烈争论,为适应远洋作战,提高单舰吨位和战斗力成为胜出方案。但这样一来,成本也会跟着水涨船高,造舰数量就必须大幅度压缩,原本预想的八年建造24艘主力战舰的方案,最终简化为建造10艘大型轻巡洋舰。腾出的资金可以建造更多的后勤辅助舰只,这也是张春锐领导的课题小组考虑再三后的决定。

    女娲级二等轻巡洋舰打算一口气建造8艘,用以在1650年后替代陆续退役的共和级和花级护卫舰,可谓大手笔。剩下的最后2艘名额,则是预定1647年开建的满载排水量超过5000吨的一等轻巡洋舰,并重新启用早已退役十多年的企业级风帆护卫舰的老舰名。

    女娲级将成为第一型采用“船壳贴膜”工艺的准铁甲舰。船壳一共分两层:最外层,也就是船壳的表面层,是30毫米锻铁板装甲;第二层,由两层各厚50毫米的榆木板纵横交错组成的装甲背板,两层船壳材料用铆接工艺牢牢结合起来,总厚度130毫米。

    这种船壳装甲是铁甲舰发展初期最典型的复合结构,兼顾了锻铁装甲的强度和木材韧性的优点,本质上还是木壳船带附加装甲的折中过渡手段。虽然因为铆工成熟度等问题导致船壳加工工时较长,但随着锻铁板材的加工成本逐渐下降、工人熟练度提升,总成本肯定会低于公主级或和平级三等轻巡洋舰那380毫米厚的橡木船壳。

    此外,女娲级二等轻巡洋舰还将装备北方工业集团快要完成研制的钢制线膛150毫米重型舰炮和100毫米速射炮,成为海军第一型采用新式后装线膛舰炮的主力战舰。从那时起,装备了二十多年的后装维斯沃斯六角旋膛炮将陆续退出海军。

    面对孙阳的委婉表态,年近50的游启似乎也早有一些心理准备,不再像当初海牛号建成时那样当着对方的面抱怨,只是信心满满地呵呵轻笑着。

    至于女娲级的设计,游启已经选择退居二线,只做阶段性的指导和审核工作,大部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