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时空技术

降落伞才能把气象记录带回地面。zhèng府获得数据的方法就是许诺5美元的报酬,鼓励捡到气象记录的公众把它们交回来。而在那个时代。5美元已经是相当可观的一笔钱了。

    捡到的气象记录要经过邮寄才能回来,所以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看到这些记录,这有很大的时效局限性。

    20世纪30年代末,一种被称为“无线电气象记录器”的先进设备发明出来了。这种设备除了装有电传感器以外,很类似于无线电高空测候器。

    传感器连接了一个发射器,发射器能把信息传送回地面的接收器。

    在威廉瑞克当年向zhèng府提供技术之前,这种无线电气象记录器是最先进的气象设备。威廉瑞克给了他们一种更轻质的木包,这种木包能装配在一个气球里。

    据长岛实验基地上的目击者称。当雷暴雨来临之时,木包就会自动分裂。然后散落在地上。

    zhèng府把无线电气象记录器的技术与瑞克的致命能爆发装置结合在一起,就发明出了“无线电高空测候器”。直到对天气的一贯影响可能重现,这种技术才发展成熟了。

    到了20世纪50年代,每天有接近200个的无线电高空测候器被送上天空。

    自从无线电高空测候器被装进气球里面后,就再也没有随着气球自爆而急剧降落了。因木包不会引起人们的怀疑,所以就算被发现了,记录的数据也不会被窃取。

    他们表面上是用来记录气候数据的,但在它背后还隐藏有探视的功能,事物真正的用途并不会很明显。

    如果有人捡到这些轻质木包的话,只要无线电设备还在正常运作,它就不会变得不正常。

    他们将接收到的数据公开了出来,而这些数据是不准确的。这种接收装置正在小规模地生产。每天都有上千个无线电高空测候器被送上天空。

    由于无线电波长的跨度被限制在100英里以内,所以应该存在一大堆相同功能的无线电高空测候器接收器。我是无线电专家,但是从没看到过任何一个无线电高空测候器的接收器或是类似的装置。

    如果只有数据转化器,而没有接收器,这是很不正常的。这表明zhèng府根本就没有使用接收器。

    接下来的线索来自测候器的电子管的详细说明书,说明书上着重强调了这种电子管的寿命只有短短的几个钟头。

    尽管如此,有人曾经把一个电子管置于空中长达2000个小时,有人实验了20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