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南极之迷

击地点。

    显然纳粹德国曾竭尽全力想毁掉所有关于碟形飞行器的模型和资料,但盟军还是缴获一些这种神秘飞行器的设计蓝图和草稿,通过这些资料,盟国确信早在1934年纳粹德国就制造出了第一款碟形飞行器rfc-1,当年年底,推进系统经过改进的rfc-2也已推出,其能源为空气和水,但具体的技术细节目前已无人知晓。

    1938年,党卫军介入了‘飞碟‘研究,并开始将喷气发动机引入,为了检验碟形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德国人制造了螺旋桨动力的圆形飞行器,并积累了大量研究测量数据。

    根据某些秘密记录,1939年纳粹德国建成直径达近20米的hannebu-1,并于当年9月首飞,1940年底,该机开始用于侦察。

    目击hannebu-2的报告接踵而至,据说它的直径到36米,机高9至11米!

    1942年起,德国人开始尝试为这种飞行器加装武器,但这项工作阻碍重重——高速自旋的飞行器给武器系统的控制带来巨大的困难。最后,在1943年初,hannebu-3才基本具备了可靠性和战斗力。

    也许这一点正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盟军飞行员看到的飞碟都是空战中彻头彻尾的旁观者。 后来的‘巴隆采圆盘‘是飞碟研究的重要成果,这架由3位德国顶尖的航空动力专家研制的飞碟已经具备了作为武器使用的基本条件。

    根据美国情报部门提供的线索,在二战结束时,希特勒至少已经拥有了两架可以使用的hannebu飞碟。

    这种可怕的飞行器时速可超过1900千米,能够90°垂直转向并垂直起飞,而纳粹德国甚至正在考虑为这种高速武器安装对付装甲部队的激光武器。

    盟军甚至从德国仓库中发现了从未见过的制服徽章,有人怀疑这可能就是为即将建立的飞碟部队所准备的!

    虽然德国人的研究卓有成效,但此时纳粹德国已经落入了绝境之中,希特勒更是因为飞碟被夺一事而愤怒的向华夏联邦宣战。

    考虑到纳粹灭亡前曾将部分绝密的研究设备和资料转移出去,例如部分未提炼的铀燃料曾秘密运往日本,帮助日本尽快完成原子弹,运送铀燃料的潜艇后来被华夏联邦的印度洋海军舰队俘获。

    那么,关于碟形飞行器的技术资料是否可能也被转移了呢?

    1945年希特勒被刺杀之后,德国承认战败,之后就是进行有条件的投降。而盟军在核实德国海军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