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五十九章 天意难测

大段大段文字的行进,贺衷寒还对姜瑞元往死路上将了一军深知领袖只知爱护党国之自由与生命,从未尝顾及其一己之自由和生命……”。也就是说,姜瑞元如果活着的话,那他就是一个愧对“党国”的懦夫。

    他一气写了千余字,随即又遍邀南京将领在这份《敬告民众书》上签名,以恫吓西安。这一次签名的达275人。都是些原本被姜瑞元压制得政敌和游离于权力核心外围的边缘人物,炽烈的野望,在一些人的内心之中越烧越旺。

    对于贺衷寒而言,哪怕用全中国的气运来陪葬,也必须换取他实现心中野望的机会。

    公开信次日在海内外发表。印制它的传单,也再次通过飞机撒向西安的各个角落。同时,洛阳飞机已开始轰炸奉军,战争的恐慌前所未有地笼罩着西安。

    没有多少人注意到,此次签名的275人中,悄悄地少了两个显赫的名字。那就是康泽和戴笠。而两次签名中,都没有蓝衣社首任书记腾杰的名字。

    《敬告民众书》发表前后的一两天内,朝天宫“全体动员”,“发动舆论”,全国性的“赴难讨逆”浪潮,像狂风暴雨一般地席卷起来。

    12月14日,武汉戒严,干国勋掩耳盗铃地发动了无数“民众团体”集会请愿,要求即刻讨伐西安。十余个复兴社小组组成“救国赴难团”,决定自费前往西安,一时从者如云。规模之大导致了当日火车站秩序混乱,快车晚点达三个多小时。

    同日,刘咏尧抵达福州,宣介溪抵达芜湖,刘健群在广州活动,任觉五在成都活动,一个个集会、一封封电报,在他们的策动下都变成了民众呼吁“讨伐”的声音。

    以芜湖为例,芜湖当时公私学校仅8所,师生数千人,但14日几千人全部参加集会,在朔风烈烈中集合芜中操场,开联合会议达3小时之久。一致要求南京出兵夷平西安叛军。

    16日,就是《敬告民众书》发表的次日,民国历史上最大的请愿浪潮在南京卷起。这一天,500余名下级军官通电“讨伐”,海军“全体官兵”通电讨伐,南京体育联合会、妇女联合会、回教公会通电讨伐,南京217家报社、杂志社通电……

    南京数万童子军组织了“讨逆服务团”,党国的教育机器被全面启动,从这个被蓝衣社控制得最深的组织开始,成千上万的机关、团体、学校,号称百万之众,一同筹备南京“讨张靖难大会”。

    风潮在短短的一天里,一波接一波地冲击着聚集在丁家桥的大人物。这些大人物或别有用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