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八十三章 各方反应

也当上了团长,军衔居于中校,手底下掌握着一支五千人的精锐力量。

    回敬了一个军礼,叶举也不刻板,笑着和农鹏明谈起了当前的战事:“敌情如何?如今大战在即,我也想听听你们一线军官的意见。”

    叶举当过一军之总指挥,自然明白战场之上,最熟悉前线军务的,其实是团级的干部。这些人才是政治军队的中坚力量,掌握着组织的生死存亡。而在庙堂之上,那都是谋划和计算,而非真正的根基。

    气氛也很轻松,两人的谈话并非是正式交流,所以农鹏明也不扭捏,有话直说:“大人,局面并不乐观,我军伤亡不大,士气也是旺盛,唯一的问题是过于以来后勤。无论是突击步枪还是速射火炮,以及配属下来的装甲车,全都需要大量的物资供应。”

    “嗯,的确也是如此,后勤运输问题,我会督促后方加紧解决。”听到了这事,叶举也很明白,这是华军的作战模式所置。

    武器弹药、燃油供应,这些都是压在后勤部门身上沉甸甸的担子。好在华联拥有大量的军用运输卡车,这个问题目前还不算太过麻烦,但一线军官之中,已经有人开始担心战线拉得太长的问题了。

    如今才攻到永兴,当然无所谓,但到了耒阳甚至是衡阳那里,又该怎么办?

    **军队伍里,用都是款式老旧的拉栓步枪,每人发十几发子弹就可以了。至于火炮,更是数量稀少,汽车也基本没有,对于燃油的需求几乎为零。

    哪怕是缺粮,也可以就地征发,对于后勤的依赖,并不明显。

    而华军则完全不同,每人身上配属的子弹,基本上都是快速消耗品。坦克车开起来威风八面,但是战后的维修、零部件更换、燃油消耗,都是让人头疼的问题。

    通用机枪哒哒哒,一梭子弹就这么没了,爽快倒是爽快,但这对于后勤部门来说,可就意味着更加沉重的负担。

    所有的战略物资,都需要从顺德运来,这期间横跨两地,光是路上的消耗,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工业时代的战争,比拼的就是这种消耗,本质其实也是对耗,这属于运筹学的范围。

    在战争开始之前,就必须花费大量时间来积累足够的物资,然后在短促的时间里,倾泻到敌人身上去,以摧毁对方的武装力量,这就是战争的关键所在。

    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的精彩战术和智谋较量,都是建立在这种消耗的基础上。就如同原本的时空里,中国不是没有名将,却依旧赢的很难看。这是因为生产力不如人的缘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