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七十六章 英国记者

舒适的长途大巴里,艾尔充满好奇的观望着四周围的一切。如果不是因为建筑风格迥异,外加上到处都是黄皮肤黑头发的身影,他还真的以为自己回到了那个充满工业气息的曼彻斯特。

    虽然这里还显得很不完善,正在施工的地段比比皆是,可那种明显洋溢着的工业时代气息,是任何人都能轻易感受得到的。

    穿着制服,头戴安全帽的工人,熟练的操纵着各种大型器械,型号各异的运输卡车更是让艾尔眼界大开。只可惜他没有带着相机,不然肯定会将这里发生的事情,用胶卷将之真实的记录下来。

    他在笔记中写到:在我的工作经历中,给我印象很深刻的国家,并不是我的祖国,而是这个古老的中国。

    他原本带着可有可无的好奇之心而来,但当看到这让人惊异的事实之后,他深深地迷恋上了这片土地。

    虽然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一个叫做解明宏的自由记者,盛情地邀请了艾尔,一起参观着已经初步修建完毕的大型拖拉机生产厂。这是一家由天宇集团投资承建的私人军车生产工厂,并且目前还是在处于军用状态。

    艾尔在他的笔记中,用包含赞叹的语气,描述这眼前所看到的一切。英国人第一个完成了坦克的设计和制造,但艾尔却惊讶的发现中国人已经掌握了自主研发的坦克系统柴油机动力。

    艾尔答应了解明宏的要求,打算暂时一起为一家私人投资的报馆工作。优厚的俸禄吸引了他,不过在试用期结束之前,他还并不愿意放弃原本的工作岗位。

    在这家中国私人的企业工厂车间里,他看到了不知从何处引进的生产线正在运转着,到处都是忙碌的产业工人,据说他们每日都是如此。

    艾尔并不是一个军事战略学家,但是他在选择成为记者之前,曾经是一名技术设计工作者。他知道也很清楚他所看到的东西:中国人的发动机工厂,制造与生产模式,甚至他们的起居生活,都具有十分的严格地军事化色彩。

    为了能获得真实而详尽的第一手资料,艾尔和工厂的投资方,以及驻守此地的军方代表,取得了相应的许可,成功获得了在这里生活和记录的特权。

    他发现在生产或者研制过程中,研究人员的速度并不是很快。他们需要在几乎每一道关键部位时期停止下来,等待一名佩戴上校军衔的话军监督人员的审核与验收他的话可以说“是最终的命令”。

    但是,他并非一名普通的军人,他与大多数的研究人员一样,是一位坦克柴油动力系统专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