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比例的创伤通道,弹尾较钝,也有利于扩大创伤通道,尽管作用不如翻滚。显然,大口径子弹靠傻大黑粗的千斤蛮力杀伤,小口径子弹靠四两拨千斤的伎俩杀伤。
问题在于,这种小口径子弹的理想化翻滚状态,很多时候并不凑效。唯有全口径子弹的蛮力不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效果比较可靠。
小口径子弹则要靠翻滚才能造成足够的杀伤,可在战场上,子弹不仅要在人体内造成有效杀伤,还要能穿透墙板、汽车门、树杈、沙土等常见障碍物,击中后面的敌人,造成有效杀伤。
子弹的穿透力要求子弹在飞行中和击中物体后保持稳定,这和失稳造成翻滚杀伤的要求是相反的。小口径子弹必须在两者之间适当平衡,不可能两边兼顾。
就拿后世的几款著名成品制式子弹为例:193容易翻滚,但穿透力不好;ss109比较稳定,穿透力好,适合于对付具有轻度保护的目标。北约最后选择ss109,就是向穿透力的要求有所倾斜,代价是ss109弹可能要进入人体150毫米后才发生翻滚,在近距离上击中骨瘦如柴的敌人时,可能来不及翻滚就离开人体,造成不致命的贯穿伤。
而钟泱,也不可能把希望寄托在敌人都是胖子或身材魁梧壮硕的阿诺。更不会认为南军士兵全都是神枪手一级,即便频繁的进行实弹射击训练,狙击手也难以批量生产。
况且激烈而复杂的战场环境,也影响着士兵的射击水平发挥,多次命中才能消灭敌人,这实在不是一个好选择。。.。
更多到,地址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问题在于,这种小口径子弹的理想化翻滚状态,很多时候并不凑效。唯有全口径子弹的蛮力不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效果比较可靠。
小口径子弹则要靠翻滚才能造成足够的杀伤,可在战场上,子弹不仅要在人体内造成有效杀伤,还要能穿透墙板、汽车门、树杈、沙土等常见障碍物,击中后面的敌人,造成有效杀伤。
子弹的穿透力要求子弹在飞行中和击中物体后保持稳定,这和失稳造成翻滚杀伤的要求是相反的。小口径子弹必须在两者之间适当平衡,不可能两边兼顾。
就拿后世的几款著名成品制式子弹为例:193容易翻滚,但穿透力不好;ss109比较稳定,穿透力好,适合于对付具有轻度保护的目标。北约最后选择ss109,就是向穿透力的要求有所倾斜,代价是ss109弹可能要进入人体150毫米后才发生翻滚,在近距离上击中骨瘦如柴的敌人时,可能来不及翻滚就离开人体,造成不致命的贯穿伤。
而钟泱,也不可能把希望寄托在敌人都是胖子或身材魁梧壮硕的阿诺。更不会认为南军士兵全都是神枪手一级,即便频繁的进行实弹射击训练,狙击手也难以批量生产。
况且激烈而复杂的战场环境,也影响着士兵的射击水平发挥,多次命中才能消灭敌人,这实在不是一个好选择。。.。
更多到,地址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