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将他们所购枪械分给各军,虽然只是商团单方面的指责,但在当时北伐紧急、饷械皆缺的情况下,商团从国外购进的性能较先进的武器被挪作北伐亦不足为奇。孙去了韶关后,在给姜瑞元的函件中,也曾提到要他设法将扣留商团的子弹运往韶关。
孙仍谕大本营秘书处致函商团,晓谕政府发还团械办法及诚意,10月9日又令胡汉民、李福林等依李所拟办法发还团械。当晚李福林奉孙命令到黄埔军校运回枪支4000多杆、子弹12万多发,于次日中午在广州西濠口处交还商团代表收领。
孙逸仙正为北伐的事情和党内党外的诸人争吵,哪有时间去理会陈廉伯这种小虾米?那些枪支弹药,也都一律发还,省的这些人继续闹腾。可是历史却在这里开了一个小玩笑,以至于变成了完全不同的局面。
双十节,这个为了庆贺辛亥**而特设的重大节假日,一群红门指使下的狂热门徒,与前来拿回武器装备的商团爆发了冲突。这件事,被赤化了的**党称作“双十节大屠杀”,最有趣的地方在于没有明确具体事例,仅仅是孙逸仙一人之论断。
这种民间的冲突,并非是什么人处心积虑,和一般的聚众斗殴也相差不多,说是大屠杀就实在有些过了。而且这里面红门的影子也很深,这么巧的一群“反资本主义积极分子”路过,并且一言不合与拿着枪械的商团武装大打出手。
这的确让人非常费解,而钟泱从地宫那里得来的消息,这里面似乎有着马子任此人的身影。教唆民众实行恐怖主义暴力活动,以激化**党和商团的矛盾为根本目标。
其实在‘扣械事件‘发生后两个月里,孙一直未下武力解决事件的决心,甚至打算藉北伐离开广东这个‘不生不死‘的是非之地。促使他最后决心武力解决商团,与来自苏俄政府的财政援助有很大关系。
早在1923年初孙与苏俄政府签订《孙文越飞宣言》时,对方已承诺要给孙中山的**提供财政支持。但直到一年多后的1924年10月7日,也就是广东商团正在发动第二次大罢市时,由苏联军舰装载的第一船武器弹药才抵达广州黄埔。这批武器对孙尤如雪中送炭,既给他带来了惊喜,同时也鼓舞了他的斗志。
在此之前,孙对苏俄政府代表的意见并非每事言听计从。当时在广州的苏俄政府代表、孙的政治顾问鲍罗廷从一开始就不赞成孙中山放弃广东、仓促北伐的决策,极力主张镇压商团,巩固广东**根据地。
孙的军事总顾问、苏俄将军加仑也坚决反对
孙仍谕大本营秘书处致函商团,晓谕政府发还团械办法及诚意,10月9日又令胡汉民、李福林等依李所拟办法发还团械。当晚李福林奉孙命令到黄埔军校运回枪支4000多杆、子弹12万多发,于次日中午在广州西濠口处交还商团代表收领。
孙逸仙正为北伐的事情和党内党外的诸人争吵,哪有时间去理会陈廉伯这种小虾米?那些枪支弹药,也都一律发还,省的这些人继续闹腾。可是历史却在这里开了一个小玩笑,以至于变成了完全不同的局面。
双十节,这个为了庆贺辛亥**而特设的重大节假日,一群红门指使下的狂热门徒,与前来拿回武器装备的商团爆发了冲突。这件事,被赤化了的**党称作“双十节大屠杀”,最有趣的地方在于没有明确具体事例,仅仅是孙逸仙一人之论断。
这种民间的冲突,并非是什么人处心积虑,和一般的聚众斗殴也相差不多,说是大屠杀就实在有些过了。而且这里面红门的影子也很深,这么巧的一群“反资本主义积极分子”路过,并且一言不合与拿着枪械的商团武装大打出手。
这的确让人非常费解,而钟泱从地宫那里得来的消息,这里面似乎有着马子任此人的身影。教唆民众实行恐怖主义暴力活动,以激化**党和商团的矛盾为根本目标。
其实在‘扣械事件‘发生后两个月里,孙一直未下武力解决事件的决心,甚至打算藉北伐离开广东这个‘不生不死‘的是非之地。促使他最后决心武力解决商团,与来自苏俄政府的财政援助有很大关系。
早在1923年初孙与苏俄政府签订《孙文越飞宣言》时,对方已承诺要给孙中山的**提供财政支持。但直到一年多后的1924年10月7日,也就是广东商团正在发动第二次大罢市时,由苏联军舰装载的第一船武器弹药才抵达广州黄埔。这批武器对孙尤如雪中送炭,既给他带来了惊喜,同时也鼓舞了他的斗志。
在此之前,孙对苏俄政府代表的意见并非每事言听计从。当时在广州的苏俄政府代表、孙的政治顾问鲍罗廷从一开始就不赞成孙中山放弃广东、仓促北伐的决策,极力主张镇压商团,巩固广东**根据地。
孙的军事总顾问、苏俄将军加仑也坚决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