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九十章 黄埔军校(三更)

主任李济深不论是学历还是资历都堪胜任,并且熟知兵士,算一个有能力的高级军官。但在原本的历史上,6月中旬开学,第二年的7月他就升任了由粤军第一师改编的国民**军第四军的军长,离开了学校。

    两年前还只是下级军官的叶宜伟,此时竟跃升为教授部副主任,学历、资历都难当此任,唯一的解释,因为“炮轰总统府”时,火线救驾,而得到了孙逸仙的信任与赏识。

    戴季陶当政治部主任没一个月就跑路了,没办法,他不懂主义,也不擅长高政治洗脑。更不用说,他对于赤化本身也有着排斥,自然没法继续干下去。

    可谁也没想到,这间在不起眼的小岛上颤颤巍巍起步的“黄埔军校”,竟然在日后名扬天下,至此以后,在日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中,几乎每个重大历史事件都会看到黄埔军人的影子。

    黄埔军校的优秀教师,优秀毕业生实在太多,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可以写一部书或者拍一部电影,那么,是什么力量使这个仓猝而就的草台班子,竟然爆发出如此不可思议的能量呢?

    钟泱透过刘浩然传回来的详细资料,终于了解到了这个队伍的强大人才构成。

    就在报告中,刘浩然第一个提到的便是黄埔陆军军官学校苛刻的入学标准,以第一期为例,首先是政治合格,他要先由**党一大代表在各地推荐并初考。一大代表都有哪些人?那可都是国民党在全国各地的精英啊

    这些一大的党代表,各个都有着深厚的政治资历,而他们推荐青年学生的一个主要原则就是接受“**”思想。为了获得苏俄的帮助,黄埔一期可招收不少红门的门徒充当学员。这些人全都是**党代表推荐的。

    这是因为当时有大量的红门门徒加入了**党,并且当选了**党一大代表,在**党一大196名代表中,国红双重会籍的代表占到了11,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张国焘、马子任、林伯渠、李维汉、李立三等红门的高级门徒头目,全都是国民党一大的代表。

    而李大钊这个有门无国的红门死士,更是位列五人主席团之列,马子任则当选了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当然,有一点必须明确,这时候的中央指是**党中央。

    其次,是文化水平,初考通过的考生有1200人,再汇聚到广州进行复试,复试内容竟然包括了那个时代很少有人听说过的几何、代数,没有高中知识是很难考的过的,也就是说在他们入学前,就已经是“高级知识分子”了。

    看到这里,钟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