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五章 治粤之绩(二更)(平安夜快乐)!

刑。各行商遂改变前议,只得申报服从。

    后世最为黑心的本朝地产界有一屋两卖之怪事,而本世纪二十年代的广州大元帅府,不知是财政厅拍卖公产的经办人员懒于查核,还是故意为之,给钱就卖,以至竟有一个地块连卖六次、颁有六份业权执照之纪录,其荒唐令时下的黑心地产大佬亦自叹弗如。

    这是一个永远无人能够超越的境界,这已经不是贪赃枉法所能达成的效果了。自古多有无为而治,只有孙逸仙一人达到了无法而治的境界。

    **大业为重,大家也要体谅嘛。这话可是大元帅说的,金口玉言,要你信你就得信,不信也信。

    时下的粤省,也不全是这样的官。广州市参事员钟锡芬氏,就因反对大元帅府没收寺观庵堂庙宇作为公产变卖的提案,被孙大炮的嫡长子广州市长孙科扣留,指为附效陈逆为虎作伥而狠罚五万元——北洋系的军阀们至多只敢让督军团胁迫议员通过议案,南方政府则直接敲榨议员拿钱。

    尽管多端搜罗和奖励举报官产频频拍卖而引至怨声载道,大元帅府所获却甚为微薄,因为欲投官产者眼见政局不稳,担心孙大炮的政府随时倒台,所投得官产不为新上台者所承认,官产拍出价格极底,如此民怨而府库亦无大收获,实两头都不讨好,以至大炮哥惟兀自慨叹:“自军兴以后,粤民供给饷糈已多,现军饷无可搜罗,官产亦已垂尽,至有天怒人怨之象”。

    这么折腾了一段时间,依旧是饷源竭蹶的局面,省库几无余款可拨。为此,孙逸仙又当了一次经济学博士,以大元帅府的名义印制大量“短期军用手票”发给军人充为薪饷。其后陆续又有“国库券”、“地方短期抵纳券”、“广东省金库券”等各种无本金担保的纸券出现。

    因大元帅府的财政金融信用几濒破产,军用手票等东西皆不为商家民众所接受,军人惟有端枪胁迫商家进行交易,这不过是抢劫的另一种形式罢了。孙逸仙几年前曾指责桂系陆荣廷踞粤时所滥印之纸币为“既无抵押,又无担保,完全是进行赤luo裸的无本生意。”而观之大元帅府所发的军用手票之者,亦与陆干卿的纸钞并无二致。

    看来,这两位童鞋应该是同一个经济学砖家叫兽教出来的优秀学生,在行事手段上,竟如此同出一撤。

    所谓“谋夫孔多,是用不集。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孙麾下虽人材济济,而孙治下之粤省,却实已近于太史公所谓“盗贼发不能禁,夷貊不服不能摄,奸邪起不能塞,官秏乱不能治,四时不和不能调,岁谷不熟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