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一章 滇军不稳(一更)

失学,在家帮助母亲从事樵牧耕作。年轻时在云南讲武堂丙班肄业,参加过“重九起义”,于云南光复后,又重入讲武堂学习。

    说起这个人,也是一员猛将,高鼻阔目,身材魁梧。更是生性耿直,且平易近人。如今才28岁,便已经凭着才干和军功当上了师长,是滇军内部不可多得的一名将领。

    早在前几个月,在贵州镇宁时,滇军部队接到孙逸仙电令,要求讨伐“叛变”的陈炯明。在滇军、桂军、粤军的共同压迫下,陈炯明的无奈下野。在这次剿灭桂军沈鸿英的战争中,滇军也是再次成功,受到了孙中山的嘉奖。

    《任命杨池生等职务令》中这样写道,“大元帅令:任命杨池生为中央直辖滇军第一师师长,杨如轩为中央直辖滇军第二师师长。此令。”落款日期为“中华民国十二年三月三十日”。

    虽然滇军一路高歌猛进,屡建奇功,但其内部也存在着矛盾。如今还没有到相互攻击的地步,可杨希闵和刘震寰对于军队的内部情势,依旧感到了无比的担忧。

    “不单只是夷斋,池生那里也有问题,此次事情,孙文确实太过火了。我等虽然不是什么大善人,但也远不至于盘剥百姓到如此丧心病狂的地步。滇军非粤民,可好歹也是中国人,**党招来苏俄,比之吴三桂尚且不及,这事原本就使得军心浮动。”

    刘震寰推了推鼻梁上的眼睛,面带愤慨之意,语气也是越来越重。孙逸仙的举动,着实让人气氛,勾结苏俄就不去说了,这么祸害当地的百姓,非得把人全都逼着造反了不可。其中来自商界的抗议,刘震寰也是感觉到了。

    双方的关系原本就不好,如今就更是恶化了不少。少了这些商人的资助和支持,想要在广东省内立足可谓难比登天。当初莫荣新虽然贪钱,虽然无赖,但也没有把广州折腾到现在这副样子

    在这么闹下去,**党固然是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但滇桂两军还如何在这南方呆下去?按照两人的估算,孙逸仙肯定是呆不长了,粤省现在没有哪个人不痛恨这老匹夫的。

    杨希闵也不傻,在这里建立一处滇军大本营,也是慢慢开始和孙逸仙划清界限的意思。但是属下的将领却未必愿意这么忍下去,尤其是性子刚猛勇烈的杨如轩和杨池生这两人。以这二人的直爽个性,没立即造反就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本不愿意过早的和孙逸仙翻脸,杨希闵这时也在尽力压制着“二杨”的火爆脾气。这其中,也未免有猜忌的意思。这两人都是年少有为,才能和声望都是一时之选,在滇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