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掩的替他们说话。”
说起汪兆铭和胡衍鸿这两人,孙逸仙就叹息不止。这两人都是有决心有理念的人,多年来追随自己进行着**,始终不离不弃。但也正因为有原则,他们反而困在了他们自己构建的藩篱之中,缺乏了担当领袖的气魄,或者说是野心。
汪兆铭从来就没有野心和权欲,这一点即使是性格多疑,好猜忌的孙逸仙也深信不疑。从辛亥**前后,汪兆铭可以说于**有大功,甚至几次出生入死,全然不顾自身安危。
只可惜,他不好权位,更不懂得拉拢人心。孙逸仙的叹息,主要还是还与汪兆铭过於淡泊权力有关。汪兆铭在党内的资格最老,和孙逸仙的关系最近,又有敢於自我牺牲的英雄事迹,所以汪在国民党内的声望首数第一。
不唯如此,他为人诚实、不贪钱财、特别是在个人生活方面,汪兆铭不抽烟、不酗酒、不赌博、不近女色,这在当时**的中国政界,是一种非常清高的存在,和他周围的污浊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他在国民党内是类似於“圣人”的偶像,是大家非常尊敬的**老英雄。但大家总是对汪兆铭敬而远之,在国民党内从来没有形成过所谓“汪兆铭派”,这是为什麽呢?
中国有句格言说:“水至清则无鱼”,汪兆铭品格过於清廉,所以愿意跟随他的人就很少。在中国善於玩弄权术的人总是以“封官许愿”等物质刺激的方法,来召集网罗自己的跟随者。而汪兆铭的做法却是让孙逸仙大感无奈,因为这根本不是一个上位者该干的事情。
汪兆铭不但不搞“封官许愿”,还对自己的部下要求很严,由於跟他混捞不到什麽好处,所以愿意继续跟随的人就越来越少了。另外汪也不会用“结拜兄弟”等方法来拉拢有权势的人,姜瑞元就曾两次给汪送去兰谱,希望和他结为“拜把兄弟”,但都被汪婉言谢绝。
按照西方的标准,汪这样有出色口才笔才,又有充分政治责任感和生活清廉的人,是非常理想的政治家。可是汪这样西方型的政治家,却不适合於中国污浊的政治土壤,这也是汪兆铭一生的悲剧所在。
而孙逸仙和姜瑞元的谈话,也正是说到了这一点。胡汉民没有原则,遇事左摇右摆,不能担当大任。汪兆铭讲原则,却不喜权术,亦无法承继孙逸仙的党国衣钵。直到姜瑞元出现,他才看见了最有价值的接替人。
作为同样是内心充满野望和权欲的孤狼,孙逸仙凭着直觉从姜瑞元的眼中看到了熊熊燃起的火焰,那是可以焚烧一切的野心,不顾一
说起汪兆铭和胡衍鸿这两人,孙逸仙就叹息不止。这两人都是有决心有理念的人,多年来追随自己进行着**,始终不离不弃。但也正因为有原则,他们反而困在了他们自己构建的藩篱之中,缺乏了担当领袖的气魄,或者说是野心。
汪兆铭从来就没有野心和权欲,这一点即使是性格多疑,好猜忌的孙逸仙也深信不疑。从辛亥**前后,汪兆铭可以说于**有大功,甚至几次出生入死,全然不顾自身安危。
只可惜,他不好权位,更不懂得拉拢人心。孙逸仙的叹息,主要还是还与汪兆铭过於淡泊权力有关。汪兆铭在党内的资格最老,和孙逸仙的关系最近,又有敢於自我牺牲的英雄事迹,所以汪在国民党内的声望首数第一。
不唯如此,他为人诚实、不贪钱财、特别是在个人生活方面,汪兆铭不抽烟、不酗酒、不赌博、不近女色,这在当时**的中国政界,是一种非常清高的存在,和他周围的污浊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他在国民党内是类似於“圣人”的偶像,是大家非常尊敬的**老英雄。但大家总是对汪兆铭敬而远之,在国民党内从来没有形成过所谓“汪兆铭派”,这是为什麽呢?
中国有句格言说:“水至清则无鱼”,汪兆铭品格过於清廉,所以愿意跟随他的人就很少。在中国善於玩弄权术的人总是以“封官许愿”等物质刺激的方法,来召集网罗自己的跟随者。而汪兆铭的做法却是让孙逸仙大感无奈,因为这根本不是一个上位者该干的事情。
汪兆铭不但不搞“封官许愿”,还对自己的部下要求很严,由於跟他混捞不到什麽好处,所以愿意继续跟随的人就越来越少了。另外汪也不会用“结拜兄弟”等方法来拉拢有权势的人,姜瑞元就曾两次给汪送去兰谱,希望和他结为“拜把兄弟”,但都被汪婉言谢绝。
按照西方的标准,汪这样有出色口才笔才,又有充分政治责任感和生活清廉的人,是非常理想的政治家。可是汪这样西方型的政治家,却不适合於中国污浊的政治土壤,这也是汪兆铭一生的悲剧所在。
而孙逸仙和姜瑞元的谈话,也正是说到了这一点。胡汉民没有原则,遇事左摇右摆,不能担当大任。汪兆铭讲原则,却不喜权术,亦无法承继孙逸仙的党国衣钵。直到姜瑞元出现,他才看见了最有价值的接替人。
作为同样是内心充满野望和权欲的孤狼,孙逸仙凭着直觉从姜瑞元的眼中看到了熊熊燃起的火焰,那是可以焚烧一切的野心,不顾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