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百五十五、 道德仁义礼

个彻底,反而兴盛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就是证明了这个道理。而王华他们目前的这个形势下,显然是不实用的,没有侵略性不说,而是天生自带受虐体质。

    第三个否决的就是基督教了,基督教的教义“仁慈爱人”倒是很适合普度众生,但是现在他们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理论和制度,在西方世界中形成世俗的力量,王华他们要是东施效颦一样,根本就不具备竞争力,难不成成为他们体系的一员吗?但是教义却是可以参考一下。

    所以留给王华可以选择的就是中国本土的教派,儒教和道教了。

    儒教是脱胎于中国文化历史,形成于世俗和皇权结合的一个教派,深入中国各个方面,也深入民心。它的教义“仁义正道”什么时候都很适合教化意义,反观道教的“道法自然”,有些无为而治的思想,虽然高大,却有些不具备实际意义。

    因此,王华认为最合理的天神教,就是以道教的框架为基础,带上儒教的宗旨,那就是“道德仁义礼。”

    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曾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意思就是世人失去本来纯善的本体,所以圣人才教人以德。人心变迁世人失去善良德行,所以圣人才教人以仁。世人因失去了仁义之心,所以圣人才教人以义。人心不古,而义也失了,所以圣人为复古道,所以才教以礼也。

    《素书》开篇即言:“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

    按韩非子的说法就是:“道者,德之功。功有实而实有光;仁者,德之光。光有泽而泽有事;义者,仁之事。事有礼而礼有文;礼者,义之文。”翻译成白话就是:德,就是道的功效;功效有一定的实际内容,而实际内容带有一定的思想光彩;仁,就是德的光彩。光彩有一定的色泽,可色泽也反映出一定的事情;义,就是关于仁的事情。办事有一定的礼节,而礼节也有一定的规章;礼,就是义的规章制度。

    按照王华自己的理解,其实很简单,道是水,德是土,仁是根,义是枝干,礼是叶子。道是天道,德是地德,仁是人仁,义是父义,礼是子礼。

    玄奥装逼点的说法就是,道法自然,道生万物,万物有德,厚重载之,人人成仁,不仁不成,义字当先,舍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