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七章 风格问题

万高价地那件瓷器还要精致得多。

    宋毅最后看这款玉壶春地落款时。却发现下面是大明宣德年制地落款。

    这倒不奇怪,因为雍正皇帝喜欢瓷器而且喜欢让人仿制前期地瓷器,仿制的元青花釉里红和明青花釉里红地数量非常之多,落款也不都是大清雍正年制,像这样的大明宣德年制地瓷器也不在少数。

    最关键在于,宋毅已经可以认定这件青花釉里红的工艺达到了登峰造极地境地,林宝卿先前形容五彩翡翠项链的话也可以用到这地方,“一眼看过去就像假的一样

    但在古玩界,有个奇怪的现象,越是这样的老东西,收藏的人往往越是不敢认,反而真正新仿的东西,卖得还非常好。

    更何况在宋毅看来,即便是仿品,也有仿品的价值,不管怎样按仿品给价总是不会错的。

    宋毅看瓷器的时候,林宝卿也并没有闲着,和那人闲话起了家常,聊起了他的情况。得知他叫张武在东海市务工,是他那一群老乡中对东海市最熟的,也是最有见识的所以便托他来卖。

    看宋毅仔细看过后抬起头来,林宝卿也就停止了和张武的谈话,过去和他说话。

    宋毅却对她说道,“这瓷器的年代肯定不到明,但这青花里红仿制得还算不错,尤其这红龙栩栩如生又没什么明显的时代特征,依我看四五百块钱还是值的。”

    宋毅说这话的时候并没有瞒着张武,林宝卿一下子就明白过来,当即就点头道,“我先前也这么看。”

    张武一听只值四五百块,连忙着急地说道,“我发誓,我老乡真是从江里捞出来的。”

    林宝卿微笑着对他说道,“这样的故事我们听得多了,你要看上店里哪件古玩,我都可以给你讲几个不同版本的故事出来,怎么样?就算真是江里捞出来的东西,年代也不一定就非常久远。”

    “我可以肯定地跟你说,这东西绝对到不了宣德,你可以去问问其他人,宣德年间的里红肯定不是这样子的。我是看这东西仿得还不错才会出到五百块,你拿回去也可以给你老乡一个交代。”

    那人跑了好几家古玩店,没一个出高价的,更多的人都说看不懂根本就不收,这也让他心灰意冷,毕竟拎着东西跑来跑去也蛮累人的。这两个年轻人出的价算是最高的,他也不指望这两个真正懂什么瓷器,可他们出到了最高价这就让他开始动心,因为不管对他还是对老乡来说,捡到的东西第一要事要能换到钱才行,到底换多少倒在其次。

    但他毕竟还是在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