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至正十四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
高邮之战后,张士诚趁机扩张地盘,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割据势力。
至正十六年七月,张士诚派水师进攻镇江,徐达出兵抵御,在龙潭击败张士诚水师后,朱元璋命徐达率兵攻打张士诚所在的常州,张士诚派其弟张士德援助常州,徐达知道张士德为人狡猾,决定智取并亲自督战。
徐达命人在城外设下埋伏,又令大将王均用为骑兵从侧面冲入敌战,战斗打响后,张士德军队被骑兵冲乱,又被伏兵斩杀,多有死伤,张士德也被活捉了,这场常州之围持续了多月。
至正十七年三月,常州守将吕珍趁夜逃走,徐达率军终于占领了常州。
随后,徐达又奉命率兵攻克宁国、宜兴、常熟等地,至此距离张士诚的统治中心平江已经不到一百里。
朱元璋攻打张士诚的军事攻势是分三步走:一是先取淮东,翦除其羽翼,逼迫张士诚的势力收缩到长江以南;
二是扫荡浙西,切断其肘臂,形成合围平江的态势;三是最后合围平江,消灭张士诚。
至正二十五年,徐达麾师攻取淮东,很快攻取泰州、高邮、淮安等地,并在徐州击退元军主力的进攻,俘斩元兵万余人。
仅半年时间,淮东诸地均被攻克,张士诚的势力已被压至江南地区,完成了朱元璋筹谋的第一阶段。
朱元璋在征讨张士诚过程中,右相国李善长认为出兵条件尚未成熟,出兵难以取得胜利,徐达则精辟地分析到故得出的结论,就连李善长也不能与之相争。
“元至正二十六年九月,朱元璋以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二十万精兵,进攻湖州和杭州,意在首先斩断张士诚的左膀右臂。””
“经过3个月的战斗,朱军占领湖州、杭州,对平江形成三面包围之势。”
“至正二十六年十一月,朱元璋进围平江城。”
“此战,朱元璋麾下名将尽出,徐达军位于葑门,常遇春军位于军虎丘,郭子兴军位于娄门,华云龙军位于胥门,汤和军位于阊门,王弼军位于盘门,张温军位于西门,康茂才军位于北门,耿炳文军位于城东北,仇成军位于城西南,何文辉军位于城西北。”
“朱军采用的战法是锁城法:首先四面构筑长围,将平江彻底困住;”
“然后架设三层木塔,名曰敌楼,既可监视城中动静,又配置弓弩、火铳以
高邮之战后,张士诚趁机扩张地盘,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割据势力。
至正十六年七月,张士诚派水师进攻镇江,徐达出兵抵御,在龙潭击败张士诚水师后,朱元璋命徐达率兵攻打张士诚所在的常州,张士诚派其弟张士德援助常州,徐达知道张士德为人狡猾,决定智取并亲自督战。
徐达命人在城外设下埋伏,又令大将王均用为骑兵从侧面冲入敌战,战斗打响后,张士德军队被骑兵冲乱,又被伏兵斩杀,多有死伤,张士德也被活捉了,这场常州之围持续了多月。
至正十七年三月,常州守将吕珍趁夜逃走,徐达率军终于占领了常州。
随后,徐达又奉命率兵攻克宁国、宜兴、常熟等地,至此距离张士诚的统治中心平江已经不到一百里。
朱元璋攻打张士诚的军事攻势是分三步走:一是先取淮东,翦除其羽翼,逼迫张士诚的势力收缩到长江以南;
二是扫荡浙西,切断其肘臂,形成合围平江的态势;三是最后合围平江,消灭张士诚。
至正二十五年,徐达麾师攻取淮东,很快攻取泰州、高邮、淮安等地,并在徐州击退元军主力的进攻,俘斩元兵万余人。
仅半年时间,淮东诸地均被攻克,张士诚的势力已被压至江南地区,完成了朱元璋筹谋的第一阶段。
朱元璋在征讨张士诚过程中,右相国李善长认为出兵条件尚未成熟,出兵难以取得胜利,徐达则精辟地分析到故得出的结论,就连李善长也不能与之相争。
“元至正二十六年九月,朱元璋以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二十万精兵,进攻湖州和杭州,意在首先斩断张士诚的左膀右臂。””
“经过3个月的战斗,朱军占领湖州、杭州,对平江形成三面包围之势。”
“至正二十六年十一月,朱元璋进围平江城。”
“此战,朱元璋麾下名将尽出,徐达军位于葑门,常遇春军位于军虎丘,郭子兴军位于娄门,华云龙军位于胥门,汤和军位于阊门,王弼军位于盘门,张温军位于西门,康茂才军位于北门,耿炳文军位于城东北,仇成军位于城西南,何文辉军位于城西北。”
“朱军采用的战法是锁城法:首先四面构筑长围,将平江彻底困住;”
“然后架设三层木塔,名曰敌楼,既可监视城中动静,又配置弓弩、火铳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