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1章 人屠白起

    “赵括上任后,即刻命令赵军主动出击。”

    “白起首先令一只秦军佯败,诱使赵军追击至提前布好的垒壁之前。”

    “再以主力部队顽强防守,将赵军阻于坚壁之下。”

    “此时提前埋伏在垒壁两侧的两万五千人秦军穿插至赵军后方,对赵军形成包围之势,又有五千骑兵突入赵军之中。”

    “此时赵军被一分为二,粮道也被断绝,同时秦军还不断以小股部队侵袭骚扰。”

    “赵军只好原地筑垒防守,以待援军。”

    “秦昭王得知赵军粮道被断后,立刻征发河内十五岁以上男子为军,增援长平,阻止赵国向长平输送援军和粮草。”

    “至九月,赵军已断粮四十六天,内部已开始互相杀食。”

    “赵括以四只部队连番冲击包围圈,但都被秦军击退,赵括只好率领精锐亲自上阵突围,结果被秦军乱箭射杀。”

    “主帅被杀又无粮草,四十万余赵军不得不向白起缴械投降。”

    “白起认为赵人不愿归秦,且降卒数量众多,一旦作乱便难以控制,便将四十万余降卒尽皆活埋,仅将二百四十名最年轻者释放。”

    “长平之战后,白起平定上党全境,并企图乘势一举灭亡赵国。”

    “秦昭王四十八年,他将秦军分为三部,王龁一部攻占赵国武安、皮牢。”

    “司马梗一部攻占太原,自己则准备进攻赵国都城邯郸。”

    “赵、韩两国对此大为恐惧,于是派辨士苏代携重金游说秦相范雎。”

    “并告诉他,白起已战功卓著,若再立灭赵国之功,则其地位必居于范雎之上。”

    “况且秦国攻占的领土虽多,但却没有得到多少百姓。”

    “不如让赵、韩两国割地求和,也能让白起不能再立战功,范雎就能保持在秦国的地位。”

    “范雎听后果然向秦昭王建议,秦兵疲惫,可允许韩、赵割地求和,让士兵得到修养。”

    “秦昭王同意了范雎的建议,于是秦昭王四十九年正月,秦军罢兵,白起得知此事后,遂与范雎产生了矛盾。”

    “秦军从赵地撤兵后,赵王却采取大臣虞卿的建议,将约定要割让给秦国的六城献给了齐国。”

    “同时又与楚国修好、结盟魏国、拉拢韩、燕两国,以六国之力共抗秦国。”

    “对内也整顿国力、勤修军备,做好再次与秦国开战的准备。”

    “秦昭王四十九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