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4章 杜荀鹤体杜荀鹤

  学成之后踌躇满志地参加科举,期望一举成名天下知。

    晚唐时代的腐败早已渗透到科场,选拔人才的科举早已演变为公然贿赂,你上面有人,自然可以及第。

    无人赏识,更无亲族在朝中的杜荀鹤,在科举的路上。

    虽常有拜谒高官,但仍是被人看不起,导致屡屡落第。

    考了几次,又赶上了黄巢起义,不得已他只能从长安回到老家,过着半耕半读的隐居生活。

    世道不公,心中自然不平,于是在这样遭遇之下写了这首《小松》。

    借物言志,表达他迟早会出人头地,让人刮目先看的自信。

    而松虽小,但仍高洁,雄健,迟早有顶天立地的时候,这也是要对那些看不起自己的人所说的话。

    当时藩镇割据,晚唐的诗人文士想求闻达,还可以到各个藩镇中寻求机会。

    黄巢之乱结束后,杜荀鹤跑到大梁,冒着生命危险,干谒权势熏天的梁王朱温。

    这次总算时来运转了,受到了梁王的器重。

    梁王因此派人把杜荀鹤的名字报给主管科举的礼部。

    有了朱温的推荐,杜荀鹤果然以第八名的位次进士及第,当时杜荀鹤已经46岁了。

    可惜他被朱温推荐到朝中做了翰林学士,没几天就一命呜呼了。

    虽说杜荀鹤被人调侃为五日翰林,但这也是他苦读几十年换来的收获,也是值得肯定的一件事。

    回过头再看这首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咏物诗,真是充满了人生哲理,有一种乐观向上的力量,在激励着我们奋进。

    如果此时人生落魄,身处低谷,更要积极乐观。

    因为这并不是失败,只要相信自己,困难都只是暂时的。

    山有谷峰,人有起落,没有谁的人生是一成不变的。

    永远不要小瞧自己,也不要小看别人。

    “晚唐时代的腐败已经渗透到科场了,按理说考试的目的就是选拔人才、英雄不问出处,然而很不幸的是这个时候科举考试往往变成交易了。”

    “有人公然贿赂、有人找人、打招呼说情,反正当时有不少这些事儿。”

    “杜荀鹤没钱通天,也没有亲戚朋友在朝廷当官。”

    “在科举这条路上走的很艰难,考了几次都没什么结果。”

    “他也去拜谒过官员、想尽早出人头地,可是也没什么效果。”

    “后来又赶上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