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那些早已年少成名的人,他在这个年纪里才开始苦读诗书,确实太晚了。”
“但是这一切也不算晚,出生于韦家的他,自然天赋要优于常人。”
“更何况经历了如此一场巨大的变故,他更能沉得下心来学习读书,他要靠着这一条路去逆转人生。”
“即便你是浪子回头,上天也并不会一直照顾着你。”
“所有的一切都是需要自己努力争取而来的,韦应物的人生也是如此。”
“他在科举考试并没有一次就进士及第,毕竟寒窗苦读10年也不是说着玩儿的。”
“所以当他迈出这第一步的时候,现实又给他提了个醒,人生哪有那么多的捷径可走。”
“一朝一夕的努力,也只有经过岁月的沉淀,才能看出到底值不值得。”
“虽然出自仕途之路没有成功,但是在接下来的几年。”
“他依然用功的读书学习,所写的诗词文章也逐渐在长安城有了名气。”
“等到27岁的时候,命运也没有亏待他,韦应物终于迎来了这艰苦岁月中的第一次蜕变。”
“朝廷也注意到了这个有才的人,所以在别人的举荐下,他终于能够入朝为仕。”
“在焚香读书的这几年里,岁月也将她的个性打磨得更为坚韧。”
李清照:韦应物半生是浪子,半生是诗人,在动乱年代完成自我蜕变。
在古代,世家大族对当朝的政治和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少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都出自大家族,当然靠着门荫制度。
大家族的子弟也有很多人不学无术,韦应物就曾是其中之一。
唐代长安城有这两个大家族,城南韦杜,去天尺五。
意思就是韦杜两家的人牛,牛到离天只有一尺半的高度了。
在唐朝韦家先后有十七人拜相,杜家有十二人拜相。
更恐怖的是韦杜两家还是世代姻亲,这样的锋芒真的是无人敢对上。
能出现这样的超级豪门也就只有韦杜两家的人才确实足够优秀,并且清廉,才能让两家的姻亲关系维系多年。
不过在唐之后,就再也没能出现韦杜这样的豪门了。
韦应物正是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即使韦应物从小不学无术,他也能在十五岁的年纪成为天子近侍。
这样的他自然也不会将身边人放在眼里,行事毫无畏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