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0章 诗骨陈子昂

一个温和的帝王。

    而随着唐高宗李治落幕,属于武则天的时代正式到来了。

    李治崩于洛阳,是否要将遗体运回帝都长安,变成了满朝文武争论的焦点。

    就在武则天看着堂下一片浆糊的文武百官时,一篇名为《谏灵驾入京书》的文章映入了她的眼帘。

    武则天很少夸人,上一个被她夸有才的人是初唐四杰的骆宾王。

    当武则天读完《谏灵驾入京书》后,顿时被其中恣意汪洋的文风、引经据典的功底所吸引,陈子昂这三个字第一次出现在了她的口中。

    那时的陈子昂不过是个徒有功名却无官职的进士而已,当他听到武则天要亲自召见自己的时候,那些苦读数年藏于内心的文韬武略都在一瞬间得到了释放。

    面对大唐帝国最高掌权人的提问,身形羸弱的陈子昂从立国之本、裂土开疆,讲到了君臣和谐,为君之道,言语之间的慷慨气魄让杀伐决断的武则天都动容不已。

    这场会见让陈子昂得到了一个正九品下的小官,每日职责就是校正文字。

    但这场会见对于陈子昂来说,意义还远不止如此。

    在贵族当道的大唐,自己这样的非世家子弟居然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召见与认可,陈子昂的内心一定对武则天感恩戴德。

    忠臣得遇明主,陈子昂一定想到了数十年前李世民和魏征的君臣组合。

    从那一刻起,他便决定肝脑涂地,以报君恩了。

    但陈子昂错了,大错特错。

    当武则天扫平一切障碍正式称帝后,陈子昂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手书《周授命颂》,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这位女皇的赞美之情。

    遗憾的是,武则天却从未真正地看懂过他。

    在女皇的眼中,陈子昂的用处其实也仅限于此。

    她自始至终需要的仅仅是一个为她的统治歌功颂德的人,所以武则天看不见陈子昂的内心拥有着怎样的政治热情。

    对于陈子昂来说,这是一种被伯乐摔下马的悲哀。

    后来,武则天逐渐开始展露出自己的野心。

    她开始重用酷吏,编造罪名打击政敌,朝堂变得乌烟瘴气草木皆兵。

    这时,陈子昂也彻底看清了武则天,他的内心也随着这个发现而绝望。

    即便后来被提升为右拾遗,他也丝毫感受不到开心。

    陈子昂最大的悲哀也在这里,当他发现自己的慷慨陈词得不到君王的任何回应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