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9章 剧圣王实甫

礼教的主题。

    《西厢记》从唐代元禛的男女情爱,到元代王实甫的婚姻自由。

    无论从人物形象,到主题内容,都得以升华。

    《西厢记》的人物形象,个个独特,鲜明生动。

    戏中人物崔莺莺、红娘、张生,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有的鲜明个性。

    尤其是女主崔莺莺,那种内心矛盾的细腻刻画,深刻地揭示了封建时代的年轻人跟礼教的激烈冲突。

    使崔莺莺这个形象,成为古典戏剧中最早出现的反礼教的贵族少女的典型。

    作为配角的红娘,更是个光彩照人的形象。

    很多场合,丫鬟红娘比小姐崔莺莺更吸引人。

    在红娘这个人物身上,体现了身份卑贱者的品德和智慧。

    上百年来红娘在人们心中的象征,都是乐于成人之美的热心人。

    “《西厢记》主要讲了书生张君瑞上京赶考路经河中府,在普救寺巧遇前相国之女崔莺莺,二人一见钟情。”

    “张君瑞寄居寺内西厢,与莺莺一墙之隔。”

    “两人互相和诗,彼此有情,却无法相见。”

    “后来,叛将孙飞虎兵围普救寺,要抢莺莺为妻。”

    “张君瑞挺身而出,写信给友人白马将军杜确。”

    “杜确领兵前来解围,救了崔氏一家。”

    “事后崔母悔婚,令张君瑞与莺莺兄妹相称。”

    “莺莺侍女红娘仗义相助,先教张君瑞隔墙弹琴,打动莺莺,又为他们传递情诗。”

    “崔母发现后,拷问侍女红娘。”

    “红娘据理力争,并谴责崔母有过错。”

    “崔母无奈,允许二人婚配。”

    “但要张君瑞立即赴考,长亭送别,二人恋恋不舍。”

    “张君瑞考中状元后荣归河中,终于获得美满婚姻。”

    “该剧剧情跌宕起伏,矛盾冲突尖锐,人物个性鲜明,艺术成就极高,它优美的语言感动了万千读者。”

    “王实甫还写过很多散曲,但传世的不多。”

    “由于常常流连于勾栏瓦肆,他的作品非常贴近市民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底层民众的心声。”

    “王实甫出身官宦之家,才华横溢,做官政绩斐然。”

    “但他不爱做官,爱写杂剧散曲,成为了不起的剧作家。”

    曹雪芹:《西厢记》中的爱情故事,非常符合中华传统文化,才子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