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2章 图圣裴秀

是华夏地图学理论的奠基人,影响华夏地图学达一千多年。

    裴秀的一生,在政治上相当显赫。

    除了政治上的成就以外,裴秀最重要的成就是在地图绘测上的巨大贡献。

    裴秀提出的地图绘测理论制图六体,对后世的地图绘测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在裴秀的理论中,对比例尺方位以及距离之间的关系,作了详细的解释说明。

    分率是反映面积和长宽的比例,准望是确定地貌彼此间的相互方位关系。

    道里则是用以确定两地之间道路的距离,高下即相对高层。

    方邪即地面坡度的起伏,迂直即实地高低起伏与图上距离的换算。

    裴秀认为制图六体是相互联系的,在地图制作中极为重要。

    地图如果只有图形而没有分率,就无法进行实地和图上距离比较和量测。

    如果按比例尺绘图,不考虑准望。

    那么在这一处的地图精度还可以,在其它地方就会有偏差。

    有了方位而无道里,就不知图上各居民地之间的远近,就如山海阻隔不能相通。

    有了距离,而不测高下,不知山的坡度大小。

    则路程远近必与实际相违背,地图同样精度不高,不能应用。

    这些理论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的,但这些理论并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

    当裴秀在政治权利上达到自己的巅峰位置之时,他认为自己应该在一些其他方面做一些成绩,为后世留下一些财富。

    在自己长久的学识积累中,裴秀知道有一本名叫《禹贡》的书中曾记载了一些山川地名以及具体的行走路。

    但是裴秀认为只是通过文字来进行记载有些太过于片面,并且随着时间的更迭,具体的山川路线会出现变化。

    于是裴秀以《禹贡》为参考,实际勘测为基准,绘制了一副全新的地图《禹贡地域图》。

    《禹贡地域图》十八篇,是华夏第一部历史地图集,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绘图方法。

    这幅地图中的一切山脉、河流、湖泊、沼泽、平原以及高原,都是经过实地勘测绘制而成。

    这幅地图是裴秀地图绘测理论的集大成者,几乎涵盖了地图学制作中的所有基本理论。

    这份详细精密的地图,为后期人们的出行以及军队之间的行军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也正是因为有了裴秀,华夏的地图绘测技术就不曾落后于西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