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0章 道家鼻祖老子

 “若能用语言表述出来,那就不是永恒的道了。”

    “即人生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是可掌握的。”

    “但由于该事物随时随刻在发展变化,现在的事物并不是我们以往已经所认识的事物了。”

    “老子说,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天地因为没有刻意的追求长生,所以才会长久存在。”

    “道,生养万物,但感觉不到疲惫。”

    “万物都随着道的运动变化而变化,而道自身却永恒长存。”

    苏轼:老子为我们留下了《道德经》这部历经千年而经久不衰的文化瑰宝。

    老子所处的时代是社会重大的变革期,周王朝权势衰微,已经控制不住日益混乱的局势。

    诸侯国之间相互争霸,战争频繁,家破国灭者不计其数。

    战争久不停歇,民众流离失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除了几个诸侯国的政治还比较清明外,其余都是政治黑暗。

    动荡的社会环境,尖锐的社会矛盾,当权者的各种盘剥,民众生活苦不堪言。

    担任过史官的老子,能以更深刻的眼光,洞察礼乐崩坏的时局。

    老子苦苦探寻救治天下之道,提出自己独特的思想,声名远播,被天下人尊称为智者。

    周王室发生内乱之际,王子猛与王子朝为争夺天子之位而互相搏杀。

    王子朝最终势败,不甘失败的他劫掠了周王室大批典籍,逃亡到了楚国。

    老子蒙受失职之责,受牵连而辞职,这也正合了他要隐退之意。

    于是,老子离开洛邑,骑一青牛,欲西出函谷关。

    社会动荡不安,像老子这样想要退隐的人不在少数。

    这些退隐之人都是当时有见地的读书人,对社会现实看得一清二楚,却又无能为力。

    改变不了现实,又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就只能退隐起来。

    社会的不安定,具有退隐想法的人很多,函谷关关令尹喜就是这样的人。

    有一天夜晚,忽然东方紫云聚集,滚滚而来。

    懂天象的尹喜知道,这预示着将有不凡之人自东而来。

    函谷关是西去必经之处,于是尹喜就急忙赶回了函谷关,等待贵人的到来。

    一天傍晚,夕阳西斜,红紫满天,一位皓首白须的老人骑青牛来到关前。

    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