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交谈,传言不虚,张首辅确实名副其实。
但他深刻的明白,一个少年天才过早地成为举人,并不是什么好事。
哪怕再好的一块璞玉,也需要经过打磨,才能成为绝世珍宝。
他非常看中张首辅,不希望伤仲永的遗憾再次出现。
也正是抱着磨炼张首辅的心思,他才稍微施加手段让张首辅落榜。
张首辅第二次参加乡试时,他惊喜的发现张首辅的才华比之前高了一大截。
那个时候,他就知道自己的判断没有错。
正因为有了三年的磨炼,张首辅的造诣更上一层楼。
“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以优异的成绩高中二甲进士,被选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
“徐阶重视经邦济世的学问,在其引导下,张居正努力钻研历朝典章制度,为他日后走上政治舞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明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废丞相,设内阁,其职能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厅。”
“首席内阁学士称首辅,张居正入翰林院学习的时候,内阁中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
“内阁大学士只有夏言、严嵩二人,二人争夺首辅职位,夏言夺得首辅之后被严嵩进谗而被杀,严嵩为内阁首辅。”
“对于内阁斗争,张居正通过几年的冷眼观察,对朝廷的政治腐败和边防废弛有了直观的认识。”
徐阶:张居正确实聪明好学,要不然老夫也不会重点培养他。
对于张居正的聪明程度,就他都大为惊叹,不愧有神童之名。
他让张居正去学习历朝历代的典章制度,张居正总能在短短时间就熟背下来,并能领悟每一条典章制度背后的用意。
夏言:严嵩这个无耻小人,竞争不过老夫就在背后捅刀子,实在是可恶。
他为了夺得首辅之位,对严嵩可谓是千防万防,不给对手一丁点机会。
可没想到他打败了对手,最后却被对手诬陷,导致自己含冤而死。
不过既然他现在已经知道了,那就不可能再给严嵩丝毫机会。
张居正回想起进入翰林院时,正好赶上了内阁斗争。
夏言和严嵩两个内阁大学士为了首辅之位,两人斗得死去活来。
最后严嵩更是通过进献谗言,干掉了已经夺得首辅位置的夏言。
连内阁都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其他官员了。
但他深刻的明白,一个少年天才过早地成为举人,并不是什么好事。
哪怕再好的一块璞玉,也需要经过打磨,才能成为绝世珍宝。
他非常看中张首辅,不希望伤仲永的遗憾再次出现。
也正是抱着磨炼张首辅的心思,他才稍微施加手段让张首辅落榜。
张首辅第二次参加乡试时,他惊喜的发现张首辅的才华比之前高了一大截。
那个时候,他就知道自己的判断没有错。
正因为有了三年的磨炼,张首辅的造诣更上一层楼。
“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以优异的成绩高中二甲进士,被选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
“徐阶重视经邦济世的学问,在其引导下,张居正努力钻研历朝典章制度,为他日后走上政治舞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明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废丞相,设内阁,其职能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厅。”
“首席内阁学士称首辅,张居正入翰林院学习的时候,内阁中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
“内阁大学士只有夏言、严嵩二人,二人争夺首辅职位,夏言夺得首辅之后被严嵩进谗而被杀,严嵩为内阁首辅。”
“对于内阁斗争,张居正通过几年的冷眼观察,对朝廷的政治腐败和边防废弛有了直观的认识。”
徐阶:张居正确实聪明好学,要不然老夫也不会重点培养他。
对于张居正的聪明程度,就他都大为惊叹,不愧有神童之名。
他让张居正去学习历朝历代的典章制度,张居正总能在短短时间就熟背下来,并能领悟每一条典章制度背后的用意。
夏言:严嵩这个无耻小人,竞争不过老夫就在背后捅刀子,实在是可恶。
他为了夺得首辅之位,对严嵩可谓是千防万防,不给对手一丁点机会。
可没想到他打败了对手,最后却被对手诬陷,导致自己含冤而死。
不过既然他现在已经知道了,那就不可能再给严嵩丝毫机会。
张居正回想起进入翰林院时,正好赶上了内阁斗争。
夏言和严嵩两个内阁大学士为了首辅之位,两人斗得死去活来。
最后严嵩更是通过进献谗言,干掉了已经夺得首辅位置的夏言。
连内阁都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其他官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