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3章 千年农业税,血泪消亡史

改革是他们最关心的,仅仅从字面意思就能知道一个大概。

    他们非常好奇,到底是怎样的土地改革,最终导致后世彻底取消农业税。

    土地改革具体都有哪些内容,这是大家最想知道的。

    尤其是各朝的统治者,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更加迫切了。

    土地问题一直是困扰他们的头等大事,和他们的江山社稷息息相关。

    要是知道后世的土地改革相关内容,说不定可以借鉴一二,缓解他们朝代所面临的土地难题。

    【古代皇帝和权臣不都是说一不二,怎么偏偏改个税制这么难?

    首先,我们来看看他们都是怎么做的。

    海瑞曾经给过张居正一句评语,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意思是说,张居正这个人一门心思想着替国家做改革、做规划,但实在是太不会给自己谋身前身后名了。

    明朝中期,寒门出身的张居正大权在握,又身负三朝元老名号,力推农业税改革。

    然而死后被满门抄家,妻子被毁去面容,长子更是不堪受辱选择自杀。

    张居正到底干了什么事惹人这么恨,最主要的就是把那个号称给明朝硬续了六十年国祚的一条鞭法推向了全国。

    明朝中期开始,土地高度集中,皇帝带头掠夺地产,大量设置皇庄。

    而官绅们也纷纷效仿,大肆兼并土地。

    农民不断失去生产资料,但是农民的税负却并没减少。

    只要地方志显示这片田地过去是属于你家祖上,哪怕现在这个地不属于你的了,田赋还是得伱来交。

    农民为了逃避这种不公平的税赋开始四处流亡,变成流民,甚至演化成流寇,而朝廷的财政收入也因此快速下降。

    一条鞭法,其中重要的一项革新,正是田赋的课税对象由人改为田产。

    实际上也就是把劳动税改为资产税,这其实就很类似于我们现在提到的房产税。

    房产多就多交税,没房就不交税,增加富有阶层持有财富的成本。

    而一条鞭法本质上也是为了抑制土地兼并,防止小部分人掌握绝大部分资产。

    除此之外,一条鞭法还推行货币化纳税,这是为了降低农民隐形开支。

    从秦朝开始,农民缴税都是需要带着粮食,或者制成品去固定站点进行当面点清的。

    而粮食在古代是按照容积来统计的,为了能从农民身上榨油水。

    当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