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1章 亩产三千斤

早一天过上好日子。

    赵顼:保佑朕可以抢到,有了名优一号水稻粮种,大宋的子民从此可以安居乐业。

    各朝的老百姓听得格外激动,眼中满是渴望,迫切想抢到亩产量十石的水稻粮种。

    他们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种植了不知多少年的水稻,还从来都没有见过亩产十石的水稻是怎样的。

    很多老百姓拿出家里珍藏半辈子的积蓄,等会不管如何也要尽全力抢到,抢到就是大赚特赚。

    “主播为大家带来的小麦同样是农科院研发的,品种是丰德麦20号,这是一种全新的品种,适应性好,抗倒性强,产量高,增产潜力大,平均亩产量超过1000公斤,最高亩产有1100公斤。”

    “小麦也是同样的问题,在没有化肥的情况下,大家种植的亩产量差不多也是十石。”

    大家听完,心神一震,又一个亩产1000公斤的高产粮种。

    各朝古人只感觉有些不真实,原以为亩产1000公斤的水稻就已经是极限了,没成想还有亩产1000公斤的高产小麦。

    嬴政在心里默默估算了一下,要是可以抢到名优一号水稻和丰德麦20号小麦,那他们大秦的国力增长十倍完全没有问题。

    那个时候,他又何必修建长城抵御匈奴,直接带着上百万大军踏平匈奴。

    很多古人久久才平静下来,继而又想到水稻和小麦的亩产量就这么高,那剩下的三种主粮的亩产量又是多少呢!

    “接下来,主播为大家介绍一下玉米,为了让大家更加直观,主播给大家看一个玉米的短视频。”

    苏晨随后拿起旁边的平板,找出早已经收藏好的玉米视频,不到十秒钟,足够大家对玉米有个清晰的印象。

    各朝古人一个个打起精神,看看主播强烈推荐的玉米到底是什么农作物。

    视频中,一个农民在一片土地种下玉米种子。

    随着时间的飞快流逝,玉米种子生根发芽,快速茁壮成长,眨眼的功夫就长到成年人一般高。

    然后再一眨眼,植株长出一个个玉米包。

    下一刻,玉米长大成熟,外衣破开,露出一根根金黄的玉米。

    视频时间虽只有几秒钟,但把玉米从一颗种子到开花结果的过程全部展示出来了,让各朝古人看得明明白白。

    嬴政:这就是玉米吗,感觉像是一个个稻穗,只不过比稻穗大很多。

    李世民:看这玉米一株株很密集,一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