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一个卫皇后,送他三个福星,他赚大了。
至于说什么害死卫皇后,既然已经知道未来,只要改变一下,就可以避免历史再现。
“公元前129年,武帝不顾主和派大臣的进谏,决定采用强硬的手段对抗匈奴。”
“刘彻任用一批名将和小舅子卫青出征讨伐匈奴,结果卫青一出手就技惊四座。”
“卫青带领一万精兵直捣匈奴继天圣地龙城,并在龙城之战中取得胜利,这既使得卫青一战封侯,也是大汉对匈奴作战的第一次大捷。”
刘彻:回想起三年前的龙城大捷,朕到现在还记忆犹新,被匈奴压制了几十年,那是大汉对匈奴的第一次大胜,那时朕兴奋得整晚都睡不着觉。
匈奴几十年来一直侵扰大汉边境,对大汉的国家尊严构成了严重挑衅。
他堂堂热血男儿,自然咽不下这口气,想要解决匈奴这个后患。
让卫青出兵征讨匈奴的时候,他心里也没有底。
不过好在卫青足够争气,硬是在龙城大败匈奴取得大捷。
也正是因为卫青的龙城大捷,才让他有信心对匈奴全面作战。
卫青:龙城大捷的辉煌,一战封侯的荣耀,我到现在还记得一清二楚,真是令人怀念啊!
“此后几年间,卫青等将领连年出塞大破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后,又直接将西汉防线推至黄河沿岸。”
“此后,汉朝在汉匈对峙的局面中居于主动地位。”
“在这几年间,汉武帝的好事是一件接连一件。”
“公元前128年,卫子夫诞下了汉武帝的第一位皇子刘据,她也因此得以入主中宫,册封皇后。”
“公元前127年,为了真正得以掌握朝中大权,汉武帝听取主父偃的建议,颁布天下第一大阳谋推恩令。”
“法令规定将诸侯国的土地分封再分封,这也使得诸侯王的权势越来越小,直至再也无力与中央抗衡。”
卫青:大破匈奴,收复河套地区,按照时间来说,应该就这两年后了,很好,建功立业的机会到了。
刘彻:朕听取主父偃的建议,颁布的推恩令刚刚实施,现在看来,推恩令进展顺利,也确实和朕预测的一样,诸侯王式微,朝廷权力得到加强。
大汉国内的诸侯国众多,对大汉的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他老早就想除掉这些诸侯国了。
只是之前朝廷实力不够,不足以应对诸侯王的反扑。
至于说什么害死卫皇后,既然已经知道未来,只要改变一下,就可以避免历史再现。
“公元前129年,武帝不顾主和派大臣的进谏,决定采用强硬的手段对抗匈奴。”
“刘彻任用一批名将和小舅子卫青出征讨伐匈奴,结果卫青一出手就技惊四座。”
“卫青带领一万精兵直捣匈奴继天圣地龙城,并在龙城之战中取得胜利,这既使得卫青一战封侯,也是大汉对匈奴作战的第一次大捷。”
刘彻:回想起三年前的龙城大捷,朕到现在还记忆犹新,被匈奴压制了几十年,那是大汉对匈奴的第一次大胜,那时朕兴奋得整晚都睡不着觉。
匈奴几十年来一直侵扰大汉边境,对大汉的国家尊严构成了严重挑衅。
他堂堂热血男儿,自然咽不下这口气,想要解决匈奴这个后患。
让卫青出兵征讨匈奴的时候,他心里也没有底。
不过好在卫青足够争气,硬是在龙城大败匈奴取得大捷。
也正是因为卫青的龙城大捷,才让他有信心对匈奴全面作战。
卫青:龙城大捷的辉煌,一战封侯的荣耀,我到现在还记得一清二楚,真是令人怀念啊!
“此后几年间,卫青等将领连年出塞大破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后,又直接将西汉防线推至黄河沿岸。”
“此后,汉朝在汉匈对峙的局面中居于主动地位。”
“在这几年间,汉武帝的好事是一件接连一件。”
“公元前128年,卫子夫诞下了汉武帝的第一位皇子刘据,她也因此得以入主中宫,册封皇后。”
“公元前127年,为了真正得以掌握朝中大权,汉武帝听取主父偃的建议,颁布天下第一大阳谋推恩令。”
“法令规定将诸侯国的土地分封再分封,这也使得诸侯王的权势越来越小,直至再也无力与中央抗衡。”
卫青:大破匈奴,收复河套地区,按照时间来说,应该就这两年后了,很好,建功立业的机会到了。
刘彻:朕听取主父偃的建议,颁布的推恩令刚刚实施,现在看来,推恩令进展顺利,也确实和朕预测的一样,诸侯王式微,朝廷权力得到加强。
大汉国内的诸侯国众多,对大汉的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他老早就想除掉这些诸侯国了。
只是之前朝廷实力不够,不足以应对诸侯王的反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