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一章 无愧宁塘百姓!

无奈的拍了拍郭子刚的肩膀,转身就往车里走。

    身后,忽然传来一个工人的声音:“谢书记,有空常来宁塘呀!”

    声音质朴,接二连三的响起:“是呀,谢书记,有空常来。”

    “谢书记,你走了我们都想你哩!”

    “谢书记,有空来家里坐坐!”

    “谢书记,常来”

    “谢书记慢走”

    “谢书记,您辛苦”……声音逐渐汇聚成了一股洪流,在骄阳下晒出热切的光芒。

    谢磊回头,向阳肉制品联合加工厂的工人们已经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全部抬头望着自己,细密的汗水从他们的额头流下,打湿衣衫,浑然不觉。

    这些工人,绝大部分以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守着几亩薄田过日子,是谢磊的宁塘改革给了他们新的工作,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城镇,多了一份稳当的收入甚至一份远远高于黄土地上得来的收入。

    谢书记留给他们的,不仅仅是越发富裕的物质生活,更有一股劲,一股对红火日子期盼的气劲!

    谢磊嘿嘿一笑,赶紧扭过头,不敢去看这些热切的脸,大步流星就往镇上走去,一边走一边笑,笑的得意忘形,笑的肆意张狂!

    他谢磊,无愧宁塘百姓!

    从刚来时修建的龙塘柏油路、到乡镇企业改革、再到仿效后世的一村一品的农村革新,现在的宁塘镇,已经隐隐可以看到其强劲的发展后劲。

    今年年末统计局的数据出来,宁塘人的收入绝对是大幅度的提升,其增长势头肯定是盖过其他乡镇的,甚至谢磊敢说一句大话:宁塘的发展已经和其余的是个乡镇拉开了距离。

    镇政府会议室,谢磊接见了刚宁仅有的几个乡镇企业的代表,厂子法人。简单的谈了一下厂子的管理和经营问题,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几个人相互熟悉一下,在经营上多多交流。

    其中奇香卷烟厂和毕楼村的砖厂发展的潜力十分有限,现在各个乡镇几乎都有自己的卷烟厂,县烟草公司每年的份额也是平摊到各乡镇。

    因为需求上不去,所以种烤烟的烟农也不会有多大的增加,加之现在烟农已经较多,所以烤烟的质量已经很难保证,谢磊曾经问过县烟草公司的专员,现在刚宁出来的烤烟基本上都是做成金丝猴和猴上树,都是最低档次的烟,最好的也不过是红塔山,不过这种类型的很少,每年给市烟草公司送的都是略等烤烟。

    毕楼村砖厂就更不用说了,现在整个宁塘的砖瓦平房都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