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圣明。”
刘永福和李进朝没作声,俱是点头认同。
皇帝看了看洗碗的木盆,点明卫生不妥之处:
“木盆用过之后,要在日头下晾晒干。”
刘益升也说一句:
“皇上圣明。”
皇帝的表情微不可察,挑了一下眉头。
皇帝接着说:
“洗碗的时候,至少要洗三遍,最后用流动的清水滤。”
刘益升立刻又说一句:
“皇上圣明。”
恰好皇帝紧接着补充了一句话:
“这边摆一个竹筐,洗净的碗筷倒过来放置,把水沥干。”
独独把刘益升说得‘圣明’二字给掐断了。
然后,皇帝便特意叮嘱刘益升一句:
“你需得认真记住,朕刚才说的每一句话,回头还要考较你的记性。倘若你答不出来,你就是再念一百遍‘皇上圣明’,朕也要打你板子。明白吗?”
刘益升登时被吓出一身冷汗,忙点头应答:“奴才明白。”
“嗯”皇帝继续视察,指着台面、指指墙角堆杂物的木桶说:
“这些地方每日都要清理,用水冲洗洁净,弃物及时运走。”
刘益升刚说一句“皇上……”,幸好他反应过来,‘圣明’二字尚未出口,及时改成了:“……说得是。”
皇帝也被他滑稽的反应给逗笑了。
皇帝在四处转了一会儿,随意提点了几条关于厨房卫生安全的小常识:
“膳房人员,一定要勤洗手、勤更衣、勤沐浴。一旦生病,不许当值。”
“马上邻近夏季,每隔半月,这些台面、案板、地面等,全部用热碱水冲刷一次。”
此时,老太监刘永福向皇帝提出了一个问题:
“皇上,您说得热碱水,是指何物?”
皇帝解释道:
“热碱水,就是发面粉用的东西,溶在水中,烧热。若没有热碱水,用滚水烫也可以。”
刘永福若有所思。
皇帝走到御膳房门口,又说:
“天气炎热,虫蝇增多。膳房门口要装上一层纱门,菜肴也要及时用纱罩遮盖。”
青年太监李进朝立刻问:
“皇上,菜碗之上一向使用的是盖盘。您说得那个纱罩,不知是什么样儿的?”
皇帝笑了,南方夏季天长,纱笼、纱罩都是十分
刘永福和李进朝没作声,俱是点头认同。
皇帝看了看洗碗的木盆,点明卫生不妥之处:
“木盆用过之后,要在日头下晾晒干。”
刘益升也说一句:
“皇上圣明。”
皇帝的表情微不可察,挑了一下眉头。
皇帝接着说:
“洗碗的时候,至少要洗三遍,最后用流动的清水滤。”
刘益升立刻又说一句:
“皇上圣明。”
恰好皇帝紧接着补充了一句话:
“这边摆一个竹筐,洗净的碗筷倒过来放置,把水沥干。”
独独把刘益升说得‘圣明’二字给掐断了。
然后,皇帝便特意叮嘱刘益升一句:
“你需得认真记住,朕刚才说的每一句话,回头还要考较你的记性。倘若你答不出来,你就是再念一百遍‘皇上圣明’,朕也要打你板子。明白吗?”
刘益升登时被吓出一身冷汗,忙点头应答:“奴才明白。”
“嗯”皇帝继续视察,指着台面、指指墙角堆杂物的木桶说:
“这些地方每日都要清理,用水冲洗洁净,弃物及时运走。”
刘益升刚说一句“皇上……”,幸好他反应过来,‘圣明’二字尚未出口,及时改成了:“……说得是。”
皇帝也被他滑稽的反应给逗笑了。
皇帝在四处转了一会儿,随意提点了几条关于厨房卫生安全的小常识:
“膳房人员,一定要勤洗手、勤更衣、勤沐浴。一旦生病,不许当值。”
“马上邻近夏季,每隔半月,这些台面、案板、地面等,全部用热碱水冲刷一次。”
此时,老太监刘永福向皇帝提出了一个问题:
“皇上,您说得热碱水,是指何物?”
皇帝解释道:
“热碱水,就是发面粉用的东西,溶在水中,烧热。若没有热碱水,用滚水烫也可以。”
刘永福若有所思。
皇帝走到御膳房门口,又说:
“天气炎热,虫蝇增多。膳房门口要装上一层纱门,菜肴也要及时用纱罩遮盖。”
青年太监李进朝立刻问:
“皇上,菜碗之上一向使用的是盖盘。您说得那个纱罩,不知是什么样儿的?”
皇帝笑了,南方夏季天长,纱笼、纱罩都是十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