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6章 高通震惊,英伟达出手!

��28纳米工艺也得开始研发。等到帝都第二晶圆厂一期交付,也就是一年后了,我们只能做成28纳米,否则会继续大幅度落后台积、三星。”

    王逸没说的是,帝都第二晶圆厂一期2014年投产,28纳米!

    二期2015年投产,直接干到20纳米!

    这才是王逸的目标。

    即便如此,依旧落后台积电一年。

    毕竟台积电2014年就会量产20纳米芯片。

    至于当下的帝都一厂和即将收购的新晶圆厂,则继续用于生产40纳米工艺的芯片。

    毕竟未来多年,40纳米芯片市场份额依旧最大。

    就像十年后,哪怕高端芯片到了3纳米,可出货量最大的还是28纳米。

    “好,你放心,帝都二厂一定会加班加点地搞定。中芯国际那边,我也会极力斡旋,给你一个12英寸的晶圆厂。”

    “感谢赵老。”

    随后,赵老和秦主任又和王逸聊了一些,这才离去。

    路上,秦主任忍不住开口:

    “领导,中芯国际的三大12英寸晶圆厂,你准备给星逸科技哪个?”

    “小秦,这事你怎么看?”

    秦主任皱了皱眉:“都挺难的。中芯帝都工厂,12英寸,以90-65纳米的存储芯片为主。”

    “代为管理的汉城新芯晶圆厂,也是90-65纳米的存储芯片为主。”

    “这两个工厂都不适合,星逸半导体需要的是逻辑芯片。”

    秦主任看得明白。

    数字集成电路中分为几个大类,以存储器、逻辑芯片、微处理器三大类为主。

    逻辑芯片主要是CPU、GPU、ASIC(智慧安防,物联网等专用芯片),以及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几大类。

    过去存储芯片一家独大,但随着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的发展,逻辑IC后来居上,反而成为最高端,最有前途的领域。

    像是当下的中芯国际,主要业务就是存储芯片。

    而星逸晶圆厂,起步就是逻辑芯片!

    起点就比中芯国际高得多,因此也被官方重视得多。

    秦主任继续道:“魔都的12英寸晶圆厂投产最晚,工艺却最先进,目前达到了55纳米,甚至45纳米,而且以生产逻辑芯片为主。”

    “按理说,魔都晶圆厂最合适。”

    “但我估计中芯国际都拿着魔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