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0章 巨人的阿喀琉斯之踵

态非常好。如果姚明在1997年,甚至1999年骨折时就能得到足够的治疗和休息,也不至于到今天瘸着一条腿打球了。

    网友“小色色”愤怒地说道:中国的运动员经常和伤病挂上等号,著名运动员多数都是伤病缠身。郎平、叶乔波……我们可以拉出一批著名的“伤病名单”。抛开体育竞技的残酷性,是否我们的机制和观念存在不足?!

    网友“骨灰篮球专家”分析道:难道我们国家不重视运动员吗?当然不是。大部分运动队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爱莫能助。仅从中国篮球来说,很多青年队一年的经费只有几十万。广东、福建等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俱乐部舍得给二线和三线队伍花钱,一年也不过100-200万。这些钱主要是用来打比赛、改善伙食和聘请优秀教练,以及给球员稍微多一点的工资,用在医疗保障方面的很少。就比如姚明在17岁时遇到的那种伤,普通青年队根本就负担不起他的医疗费用,只能保守治疗。动辄几十万的治疗费用,在中国大部分俱乐部是无法承担的,更不要提到国外进行治疗了。

    姚明的妻子叶莉也是因为受伤而缺席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但中国女篮也苦于没有经费给她治疗,还是在她退役后,自己花钱到美国进行的手术。这也是因为姚明和叶莉的家庭有这个经济实力来承担国外手术的治疗费用,平常运动员哪有可能得到这么好的医疗条件?

    有网友披露说,除了国家队等重点队伍,广大的省市级运动队伍和俱乐部等普遍缺乏队医的教育培训机制,队医对劳损的识别能力普遍比较缺乏,伤病防治能力比较落后。此外,受要运动员出成绩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我国运动员的隐匿损伤往往得不到主动治疗,一些从医生角度看来已经相当严重的伤病也被人为忽略,往往到伤病出了问题、非常严重实在无法坚持才开始治疗。

    一些媒体认为,除了治疗保障,运动员的训练也是让他们尽量少受伤的重要方法。姚明刚开始做运动员时,国内体坛的传统还是“轻伤不下火线”,带伤上场是种荣耀,因此那时候有伤也要坚持,更别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来治愈伤病了。据了解,许多运动员在急性损伤康复期匆匆过后就又投入了紧张的训练,结果导致多次受伤。

    这是意识上的,还有方法上的。美国的篮球有一个普遍认识,就是练球前先练身体,只有身体练强壮了,才能在激烈的对抗中减少伤害。因此在国外的俱乐部,力量房是一个队伍训练的必备硬件设施,而且往往都会安排专业的体能师来指导运动员练身体。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