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二章德国人可贵的反思精神

恐怕活下来的没有几个!”

    琼斯点了点头,道:“真不知道德国人,已经陷入重围,干嘛还要这么拼命!”

    “你不了解德国人,德国人是一个品性非常优秀的民族!无论是在绝望处,还是他的新生后,他都会让你对它敬佩不已!”看着有些不解的琼斯,我笑了笑并没有解释,也许时间会告诉他答案的。

    纵观世界各国,德国人对战争的记忆和理解无疑最为客观和深刻。在全世界人心目中,这个民族的个性闪光点在于它严谨和求精的行事作风。但在我看来,德国人认识和思考历史的态度和能力才是最为可贵的。他们制造过最深重的罪恶,经历过最沉痛的教训,也完成了最彻底的历史反思。

    德国人把他们的前辈打过的战争分为两类,一类是常规战争,其特征是以争夺利益为目标,在作战手段中基本遵循国际通行的行为准则;另一类是灭绝战争,其特征是以屠杀生命作为征服敌手并获取利益的重要手段,比如对待犹太人的问题上。

    在德国的战争史上,而德国的历史学家们只把其前辈进行的两场战争冠以了“灭绝战争”称号,其中一次是“二战”时期德国在东欧战场上进行的战争,另一次是20世纪元年德国远征军在中国镇压义和团的战争。

    为此我曾经专门查阅了一批德国历史学和汉学的专家撰写的关于义和团战争的书籍和资料,其中有一本书的标题很能代表德国知识分子对前辈镇压中国义和团的认识,书名叫作《我为来到中国而羞愧》。尽管仅靠一本书并不能证明德国人的态度,但是作为德国远征军的后代能以这样的立场书写先人经历的历史,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德国在“二战”后重新融入世界的一个根本性条件,那就是在德国的大众诚信基础上,德国的知识分子所具有的独立和深刻的历史反思精神。

    在我看来,这种精神具有四大特征,他是对历史的反思超越了民族意识、自身利益和政治时尚,其二是在对历史的反思中把普世价值观作为了评判历史是非的尺度,其三是对战争历史的反思并不受战争的胜负结果和历史定论的影响,其四是对历史的反思具有足够的时代纵深。一个社会的思想精英群体能够以这样的姿态去引导人们读史,这个社会的当代行为就不大容易陷入愚昧和迷茫,从这一点出发,人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二战”后的德国人和日本人的国际处境,在世人的眼里会如此不同。(注:有大段引用《二战欧洲战场军队性犯罪记录》文)

    大轰炸整整持续了一天,而在这一天中,我作为一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